专题聚焦

【首届网评大赛作品选登⑳】郁星:信息大爆炸背景下如何突破信息茧房效应

通讯员:郁星来源:经济学院 阅读:发布时间:2024-09-22审稿:刘园美

编者按:5月,“网”聚纺大正能量,“评”出思想新风尚——武汉纺织大学首届网评大赛启动,面向师生、校友,征集“文字类、视评类、图画类”等三大类网络作品和“纺大好故事”类作品,这是纺大拓展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做强网评工作的有益尝试。通过以赛为媒,让评论更具创意与深度,用“评”展特色、用“论”传美誉,全面提升师生网络文明素养,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美好纺大”凝心聚力。作品持续征集中,欢迎师生校友积极投稿,投稿邮箱920291886@qq.com。


如今,短视频、电子移动支付、电商直播等互联网生活方式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深度融合,信息的生产、传播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充分涌流,每个人都可能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接收者,每个人深处其中,又深受影响。然而,海量信息如何进行传播、分发到个体,目前例如“今日头条”“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选择的主要是按兴趣进行内容分发,这就导致了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个体所能接收到的内容类别收窄、趋同,在内容分发算法下,个体悄无声息地被困于“信息茧房”内。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信息茧房现象反映了新媒体语境下,大众的内容倾向性对现代人信息环境的制约。

“信息茧房”不仅限制了个体的信息获取范围,还可能导致社会沟通和理解的障碍。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巨量知识,一些人可能会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更加顺畅和有效。这种现象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尤为明显,对人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信息社会,避免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而限制视野。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极易被外界的信息所影响,“信息茧房”效应会进一步增强这种影响。比如,有的同学喜欢刷“游戏主播视频”,自媒体平台算法就不断给他推送游戏相关的视频,导致这部分在不知不觉中沉迷其中,愈发无法自拔。还有部分同学,喜欢刷“颜值主播”,甚至会透支自身的生活费给主播“刷礼物”,做“榜一大哥”,平台根据这部分同学个人的爱好,也会不断推送“高颜值”滤镜的女性博主直播视频,导致部分同学沦陷其中,荒废学业、钱财尽失。

在各种功利性算法的支配下,大部分个体往往困于“信息茧房”中而不自知,甚至认为自己在“信息茧房”内听到的、看到的内容,就是真实世界的全貌。而现实情况中,人们接触到信息往往只是自己“感兴趣”的那少部分信息。这些信息也许是现实世界的局部,甚至可能是虚假的局部。而信息的接收、处理往往是青少年认知世界的基础。如若,青少年接收的信息已经片面地、不真实的,青少年所认知的世界和现实必然是不全面和客观的,这也将导致他们认知和观点的偏执。因为他们所接触的信息让他们坚信他们是对的,就像一句话老话:“what you eat what you are。”

在各类自媒体普遍的“偏好推送/兴趣推送”算法下,如何破解信息茧房效应呢?

多看书,尽量减少碎片化、浅显化的信息获取方式。很多人往往看了某个领域一条短视频内容,就感觉自己已然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了,这类现象网络上屡见不鲜。要避免碎片化、浅显化的信息获取,最好的方式之一是阅读,阅读书籍是获取深度知识和系统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与自媒体和公众号相比,书籍往往经过了更为严格思考和归纳过程,内容更加严谨和全面。通过阅读书籍,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观点,了解他们对于某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此外,阅读书籍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保持对不同信息的开放态度,避免只接受符合自己观点和兴趣的信息。这个世界是丰富的、多元的,切实不断动态变化着的,我们要学会和尝试接触多元的信息,主动破圈,打破边界和壁垒,多多尝试接触自己“喜好”和“偏爱”之外的信息和观点,更客观地还原世界和社会的全貌,避免信息茧房效应下的“盲人摸象”后果。

尝试与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观点、形成观点的基础和思维逻辑。与不同的观点进行交流和信息交换,是打破信息茧房,实现差异化信息交换的最直接的方式,需要有勇气、理性地去进行交流和思考,接收和分析交流内容和交流对象的思维逻辑,对于我们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和调整自己信息获取、处理方式有着积极意义。

发散性获取信息,由点及面拓展学习广度。我们如果被困于信息茧房中,往往意味着我们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获取着单一的信息,且对接触到的信息浅尝辄止,未对信息进行深度的进一步的挖掘,亦未对信息的广度进行延展,就像一座监狱里的人拿着一个十分钝的铁杵,未曾尝试向外开凿,自然无法突破茧房。就像学术研究,从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阶段的学习,往往就像是从本科阶段的“浅而广”到博士研究生阶段的“深而尖”,这个过程就像一根尖针刺向未知;要突破信息茧房,我们面对扑面而来的繁杂信息,也应该从甫一接触的“多而杂”,到有甄别的选取有用信息,再不断地进行深度处理,刺破边界,从而实现“信息茧房”破壁。

作者:郁星,环境学院辅导员

编辑:程鹏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