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首届网评大赛作品选登②】王典:反转新闻——社会舆论席卷下的我们该如何“独善其身”

通讯员:王典来源:宣传部 经济学院 阅读:发布时间:2024-06-28审稿:刘园美

编者按:5月,“网”聚纺大正能量,“评”出思想新风尚——武汉纺织大学首届网评大赛启动,面向师生、校友,征集“文字类、视评类、图画类”等三大类网络作品和“纺大好故事”类作品,这是纺大拓展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做强网评工作的有益尝试。通过以赛为媒,让评论更具创意与深度,用“评”展特色、用“论”传美誉,全面提升师生网络文明素养,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美好纺大”凝心聚力。作品持续征集中,欢迎师生校友积极投稿,投稿邮箱920291886@qq.com。


今年,一段名为“在法国巴黎拾到小学生秦朗寒假作业”的视频曾占据多个热搜榜单。视频中,博主“猫一杯”表示,一名男士自称捡到一本寒假作业,请求博主协助归还失主。博主在视频中调侃道,“秦朗小朋友,你的寒假作业落在法国的厕所里了”,随后并承诺会将作业带回并亲手交还给“秦朗”小朋友。随着视频点击量逐渐攀升,越来越多的热心网友加入寻找“秦朗”的队伍中,众多自媒体竞相涌入,并由此衍生出了“秦朗舅舅”“西场小学”等多个话题,对当事人秦朗本人的寻找进展也在不断地牵动着公众的神经。而在沉寂了两个多月后,“秦朗丢作业”事件,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事件的始作俑者——网红“猫一杯”承认最初发布的视频系博主团队编造。目前,策划者以及搭车蹭流量的“秦朗舅舅”均已受到行政处罚,这场闹剧即告终结,但带给我们的思考仍在继续。

这并不是个例。2020年5月,广州六岁哮喘女童被老师体罚吐血事件曝光后,义愤填膺的网友们对这位老师进行了无休无止的谩骂,其他微博持续爆料涉事老师的隐私信息,人身攻击,侮辱骚扰,纷纷集火于涉事老师。众口铄金,涉事老师连说出真相的勇气都成了奢侈。随后经调查取证,事情却发生了惊天逆转,家长所公布的那些骇人听闻的细节均为谣言,衣服上令千万网友触目惊心的血迹实为化妆品与水的勾兑;今年的“胖猫”事件,随着警方通告的发布,也有不少细节出现了反转,一场悲剧的真实情况浮出水面,而在此前遭受了泄愤式的道德审判的当事人,所经历的暴风骤雨恐怕只有自己知晓。

每当一个社会事件的风口出现,人们蜂拥而至,群起而攻之,各种情绪潜滋暗长,只有当事人在恶意的裹挟中艰难辟谣,当事件反转后,却鲜有人在意、追问、反思“为何至此”。2024年,骂战早已终结,可带给受害者们的悲痛永不落幕。

后真相时代,反转总会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潮,最后归于平静,徒留一地残骸。在电影中,导演设计在结尾处究极反转,后知后觉的真相让人匪夷所思,但同时也有合理之处,在反转又反转中观影者往往能达到情绪的高潮。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短短一两小时内观影者便对那些设计好的“事实”深信不疑,而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突转所带来的公众态度倾向的转变,我们却不应像观影后那样震惊之余,一笑而过。

在新媒体的快车道,人们获取的信息碎片化地涌来,丰富、多元,但也真假难辨。有的拼接而成,有的连信息本身都还不完整,便有臆断之声。且不说信息本身的正确性有待进一步查实,再考虑媒体是否有刻意迎合公众猎奇心理、标签化传播,进而思考,信息提供者可能不止一方且提供者本身就自带倾向。在面对那些成百上千的新闻弹窗下,作为公众的我们,若经过上述考量的过滤,是否能尽可能地减少人们那一瞬间的同情与愤怒所带来的伤害?

当碎片化的信息遇到了情绪化的土壤,新闻,便有了“反转”的生长空间。当代的网民并非都是以恶为目的单纯的利己者,相反,有一大批或关注时事新闻,或为人热心正直的公民。公众的情绪最易被煽动,当谣言以洪水猛兽之势灌入他们的视野,在情绪操纵的影响下,公正公允披上了讽刺的外衣。正是这些“正义”的心理,隔着屏幕的共情,成为他们怒气值被瞬间点燃的导火索,以至于冲昏了头脑,再无力去分辨“反转”的真假与合理性。网上的信息真伪难辨,而我们的情绪却能信手拈来,似乎只要能引发共鸣,戳中大众的痛痒怒骂,就能获得千万拥趸,哪怕罔顾事实。不知不觉中,我们也成了帮凶,无意中握住了舆论的利器,一次一次刺向无辜的人。键盘在不停敲击,大脑却被封住。以大众的声浪为依赖,独立思考成了稀缺品。

无论是那位家长恶意夸大捏造事实引导网友攻击老师,还是几段视频几段录音就轻易给当事人定罪,除了造谣者本身的恶,我们都能够看见情绪操控和舆论审判的痕迹。有人得利之后全身而退,笑得猖狂,还有更多的人于角落处哭泣,从此阴霾笼罩,而参与那场舆论战争公众被利用的情绪,将在真相浮现之后,逐渐黯淡。明天又有一则新闻重新点燃讨论的热潮。一桩桩本该严肃讨论的社会案件,被潦草地以闹剧收场。对新闻毫不负责任地指指点点,又极速地从中抽离绝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习惯。反之,这种病态的现象,将会让我们成为舆论的附庸,新闻的泛娱乐化也正使得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受到质疑与打击。

我们或许没有兼济天下的能力,但至少应当拥有“独善其身”的品格。身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空有一腔慷慨激昂未免太单薄,也太廉价了,短时间的愤慨带来的大多是未经思考的断言,夹杂着偏见与私愤,疲软于真相的追求。而充满着理性色彩的克制与认真度量后的思考评判,在这个易怒的社会才尤为难能可贵,“唯有与舆论同质的俗人才会被舆论所支配”。真相一直未改变,关键是我们的目光所及,是追踪于热点,还是凝视着良知与正义,前者导向的行为是一拍脑袋的键盘输出,后者便是基于事实本身的慎重分析。其实,以进步的心态去看这个时代,所谓的“反转”,也恰恰体现了我们拥有更丰富的获取资源的渠道,这样我们才有更多的机会去权衡不同主体,不同维度上的信息,更有底气地做出独立判断。

当“风暴”退去,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绿洲?当公众与媒体人们共同编织的信息茧房不断缩小,当我们能看见的那扇窗向社会的真实角落慢慢敞开,或许那时,便是绿洲充沛、可御风暴之时。

警醒那些流于表面的情绪!是本能,也最易伤人。清洁文明的社会,理性的思考远比本能的呼号有价值,而“文明的位置,就是我们永远要比本能多走一步,或者几步,才能抵达它。”

作者简介:王典,女,中共党员,经济学院金融学(CFA方向)专业CFA12101班本科生。

编辑:程鹏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