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首届网评大赛作品选登①】徐嘉璐:青年当向上而不向“丧”

通讯员:徐嘉璐来源:宣传部 经济学院 阅读:发布时间:2024-06-18审稿:刘园美

编者按:5月7日,“网”聚纺大正能量,“评”出思想新风尚——武汉纺织大学首届网评大赛启动,面向师生、校友,征集“文字类、视评类、图画类”等三大类网络作品和“纺大好故事”类作品,这是纺大拓展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做强网评工作的有益尝试。通过以赛为媒,让评论更具创意与深度,用“评”展特色、用“论”传美誉,全面提升师生网络文明素养,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美好纺大”凝心聚力。作品持续征集中,欢迎师生校友积极投稿,投稿邮箱920291886@qq.com。


在当今社会,一种“丧”文化悄然流行,一部分年轻人将“天选打工人”“核动力驴”“赚取窝囊费”挂在嘴边、奉为圭臬,遇到困难怨天尤人,一“躺”了之。“丧”文化,以一种消极、颓废的姿态侵蚀着年轻人的心灵。当代青年必须坚决抵制“丧”文化,向上而不向“丧”。

破“丧”立“志”,激发奋斗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回望百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能成就千秋伟业,历经百年犹新,正是凭借艰苦奋斗的精神。广大青年要破“丧”立“志”,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多想一些“怎么干”,少说一些“干不了”。面对新的风险和挑战,要抱有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敢啃“硬骨头”、敢翻“无字书”、敢涉“深水区”,不断跨越新的“雪山”“草地”,攻克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要时刻秉持“滴水石穿、绳锯木断”的意志力,“一以贯之、行稳致远”的续航力,“矢志不渝、笃行不怠”的耐受力,做到遇难能解、问策能对、压担能挑

去“丧”求“实”,锤炼实干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是青春的底色,也是成功的关键。在“丧”文化的影响下,一些青年变得浮躁和虚浮,缺乏实干精神和务实作风。因此必须去“丧”求“实”,树立求真务实的思想观念。要谨防“被动工作”,不当“听指挥”的“木偶”,发挥出青年人的蓬勃朝气和充足干劲。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变被动为主动,眼里有“活”,看到问题,做到“察于未萌,止于未发”,正视问题,力求“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新征程上永葆初心,矢志不渝,逢山开道,遇水叠桥,成长为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的“行家里手”。

弃“丧”扬“勤”,培养勤勉品质。“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理论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提升本领的法宝,自我检视的镜子。青年必须弃“丧”扬“勤”,牢固树立勤奋学习的意识,坚持勤学善思、以学增能、以学增才、以学促行,要建立理论学习的常态化和长效化机制,坚持不懈把理论学习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常看常炼、常悟常进、常学常新,抓住一切碎片时间,积累党史学习的“跬步”,抵达成就事业的“千里”;汇聚思想智慧的“小流”,形成理论体系的“江海”,做到理论学习“一刻不停”,“心”“行”相印练就过硬本领,绵绵发力、久久为功。

新时代新征程,奋斗目标越宏伟、使命任务越艰巨,青年当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勤勉的品质共同抵制“丧”文化的侵蚀。以精耕细作、精准到位的细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劲,以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韧劲,在新时代的“沃土”上深耕“青春”之田,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

作者简介:徐嘉璐,女,经济学院2023届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考取湖北省选调生,现任职于老河口市李楼镇人民政府,挂职担任李楼镇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编辑:程鹏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