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你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这个夏天,我偶然接触到《搭车去柏林》这部记录片,像是内心深处一直振翅的雄鹰被放出牢笼,又或者说是心底那团休眠的火种被点燃,于是,搭顺风车去西藏这个念头像在心底那片贫瘠土壤里深深扎根的沙棘,就那么滋长着滋长着,并且日渐茁壮。也许,是为了那潇洒闯荡的刺激;也许,是想给自己一份独一无二的成人礼;也许,只是简单的想出发了。
从昆明出发,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盐井-芒康-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八一-林芝-拉萨-纳木错。十六座城市,26辆车,数不清的陌生人,不计其数的帮助与祝福。只要你真心想做成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我很幸运,也很幸福。
在旅途上,没有绝对的一帆风顺。譬如,那个注定只能载你一程的司机,难免与你说再见。当你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半山腰上,听不见机器轰鸣声,听不到人声,整个心便像悬在半空中。每每这个时刻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那种对生的渴望会格外强烈。内心的恐惧是最大的敌人,却也是无法逃避的。 任何一条旅途都是如此,遇见困难感受挣扎体会折磨,而后从恐惧里解脱,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像是在半山腰踟蹰的时候,听见汽车发动机的声音。绝望边缘的任何一丝希望,都让人无法不对这个世界充满感恩。
在路上,当我用双腿在海拔4000米的土地上跋涉时,只要有车经过,我都会竖起大拇指上下摆动以请求搭车。“您好,请问是去XX吗?能载一段吗?哪怕只要载几公里也好。”这是我一路上最常说的话。被拒绝无数次,也被搭载很多。那些或呼啸而过,或停下相助的车,每一辆都让我将自己的心听得更清晰。
在驴友中流传着有这么一句话,能走进西藏的都不是什么坏人。在路途中,遇上了很多对西藏充满向往并且一步步朝着拉萨执着奋斗的人们。每个人都真诚地相互鼓励相互扶持。正因为这种或许再也不会相见的一面之缘,让茫茫人海中相遇的我们更加珍惜这样的缘分。至今念念不忘的是,每次我搭不到顺风车徒步跋涉时,那些自我身边经过的骑行者就会竖起大拇指,冲我大声说道:“加油!”而回应他们的,是我再次昂扬的斗志以及更大声的“加油”。每一声鼓励都让我们对这一场义无反顾的旅行感动且满足。
提及感动,有一件事不得不提。狂风暴雨来临之前,夜幕已深,走在进城的小路上,内心为大雨来临之前能否找到住宿地点而惶惶不安。经过某个城镇入口的时候,一个藏族大妈突然出现在我面前,说着我似懂非懂的语言,辅助以比划着的双手,指指天空又向她的家指了指。大致意思好像是:“马上就要下雨了,你来我家住吧!你们一路上挺辛苦的,应该没什么钱,不要你钱。”也许是我的犹豫与疑问清楚地写在脸上,大妈又憋着普通话补充说,她家昨天也住过几个骑自行车的。于我而言,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挣扎徘徊中问自己该怀揣着怎样的心情去对这位大妈。应该相信她吗?在她家安全吗?一连串的问题向我袭我。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我敞开心去相信,但最终我留了下来。入住后,我放下沉重的背包,大妈满是怜惜地看着我完成一连串动作。安顿好后,大妈又拿出当地特色食物——藏耙给我,然后满脸期待地望着我。诚然,我并不习惯这样黑乎乎且干涩无味的食物,但仍然对大妈满心欢喜地竖起大拇指,大声地告诉她,“好吃,特别好吃。”大妈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是那么美那么动人。我想,这便是我鬼使神差说着违心话的原因吧。时至今日,想起那一晚,却不得不承认那是个美好的夜晚。同时,也有隐隐的愧疚在心间,将保护层盖得太严实的我,以小人之心误会了大妈的好意。
没有走这一程前,我不知道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能那么恳切地告诉自己做人的道理,也不知道除了亲人外,还有人这样惦记着我的安全。他们用最真挚的期盼,反复叮嘱一定要顺利到达拉萨。那些关于爱惜自身、珍惜生活的言辞犹在耳畔回荡。没有走这一程前,我不知道原来旅行的意义不知是一首婉转的歌谣,原来真的会有人那么直白地点醒我反思一下这旅行的意义。 “真正的感恩并不是口头上的信誓旦旦。每一个进藏的人,都应该反思我们能为西藏做出点什么。” 那个搭载了我一程的甘肃的大学老师严肃地对我讲,“那个美丽的地方还有好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好多孩子在本该坐在教室的年纪进不了学堂。连汉语都听不懂的他们,更别提识别汉字书写汉字了,他们走出那片土地就没有任何生存的能力。”这种情况让我瞪目结舌。
我想,当我们决心踏上那片土地时,就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索取。我们感受着那片土地的美好,感受着那里人民的淳朴,就没有理由不给予那些藏族同胞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微薄帮助。若有一天,你行走在那片土地上,记得随身携带一些文具,赠予那些单纯的孩子们。那些在我们看来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东西,确是他们眼中珍贵的宝物。始终坚信,每一个走出西藏的人,都将惦记那片土地。越来越多关于西藏的讯息向外界传达,真诚地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西藏这块宝贵又贫瘠的土地。
这次西藏之行,它赋予我的不仅仅只是这一路的美景,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和震撼。假如,你问我这次旅行带给了我什么?我能毫不犹豫地回答,自己。遇见自己,在海拔4000米;在海拔4000米,找到最好的自己,找到了那颗坚定的心,找到了那颗知恩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