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情一山一水一哲人
——汉水之子杨洪林教授速写
邓 欢
耕耘讲台30年,他从普通教员成长为全国优秀教师;
情寄汉水30载,他倾心谱写汉水文化,献力汉水母亲河;
感悟武当20年,他潜心研究道教文化,探秘武当文化奥秘;
对话哲人20载,他痴心追寻汉水哲人,研究杨献珍哲学思想;
他是学生眼中的严师慈父,是同事心中的“拼命三郎”;
他就是汉水之子——武汉纺织大学杨洪林教授。
“当知青后作为七七级大学生,我读了三个中文系”
“我在汉水边长大,父亲是中学语文老师,他教我读书写字,书香伴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1950年11月,杨洪林出生于湖北十堰郧西县城关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就对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父亲的指导熏陶下阅读和背诵了大量诗词歌赋。
1966年,文革爆发。次年,17岁的他开始了11年“上山下乡”知青生涯。他当过农民,挖地、除草、插秧、挑粪、筑河堤等农活样样干过;在丹江口大坝当过3年搬运工人;做过4年“村官”,担任文艺宣传队队长,曾用大量文艺作品反映、讴歌母亲河——汉水,为勤劳坚韧的汉水、秦巴山地的儿女们歌唱。
“11年的农民、工人、基层干部的经历使我怀有赤子之情而更加热爱这片黄土地和我的人生导师——我的父老乡亲”,他感叹道。知识青年同工农相结合、城市知青与鄂西北厚重的黄土地相结合的人生历程,使他走进了农民、工人。劳动人民厚朴而又坚毅的品格,汉水流域悠久灿烂的文化,在他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他兴奋地说:“现在保存于郧西县博物馆的那把战国时期的青铜剑,是我当时带领农民造梯田时发现的,我还协助了郧西白龙洞猿人化石考察、研究工作。”
这段漫长的基层生活经历让杨洪林看到了农村生产力落后、人民群众生活贫困、文化贫瘠的状况,增强了他作为汉水之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抱定通过执着的求学、研究来传承、弘扬汉水文化,回报人民、回报汉水母亲养育的信念。
1977年,恢复高考。“那时,我是以有突出贡献的知青、农民业余作家而取得高考资格的”,提起特批参加高考这一往事,杨洪林欣慰地说。他接着说:“我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先后在三所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我那时可谓分秒必争、博览群书,特别是关于汉水文化的书籍我更是反复阅读、思考。”
上山下乡11年,书对于他来说是“奢侈品”。步入大学,他每天坚持晨练,然后一整天泡在书堆里,边阅读、边抄写、边背诵。他随手拿出当年读破的旧书说:“到了晚上‘灯火管制’以后,我们不少同学还在教室挑着煤油灯夜读,老师和校长发现后,每每把我们赶回宿舍,我们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接着看,朱东润先生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6册,我大部分都背诵过。” 通过三个中文系的交叉融合式学习,他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文化研究的坚实基础。
现供职于湖北恩施的崔鸿升回忆道:“2003年,我在武汉纺织大学求学,我们班同学听杨老师的文学课就会感到害怕,他一开口就能背诵大量古诗词,屈原的《离骚》他竟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他讲起汉水、武当、屈原的故事时,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他的课总是被挤爆,有的甚至扒在窗户上,教室被围得水泄不通,且时常有外院系、外校的学生来蹭课……”
受文学气息的熏陶,从小爱好文学的崔鸿升在杨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在时任班主任朱丽霞老师的资助下,在武汉纺织大学的全力支持下,于大四那年出版了一部小说,这使他成为该校在校学生公开出版著作第一人。“杨老师就像我的慈父一样鼓舞和引领我走向文学道路”,崔鸿升充满感激地说。
“我是汉水乳养滋润的儿子,我眷爱感恩汉水母亲河”
1981年,杨洪林就开始着手研究汉水文化。
从汉水猿人洞遗址到淅川恐龙蛋化石遗址,从郧县青龙泉遗址到屈家岭文化遗址,从道教名山武当山到佛教圣地玉泉寺,从钟祥明显陵到当阳关帝陵,从襄阳古隆中到南阳汉画砖,从郧西七夕民俗文化到丹江口伍家沟民间故事村……处处留下了他考察的身影、足迹。他严肃地说:“做汉水文化研究,必须深入到汉水文化的母体——汉水流域,对其各种文化形态作实地调查和系统考证。”
汉水流域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在进行文化考察的同时,大声疾呼当地干部群众要关注文化保护与开发,甚至解囊捐款相助。
杨洪林是国内率先对汉水文化作系统研究的专家之一。在他的呐喊下,汉水文化研究引起国内外媒体重视:1998年3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长江日报》等国内外上百家报刊,同时刊登了新华社记者撰写的他在“中国汉水流域文化”发掘、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和理论成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媒体的报道使他在学术届引起强烈反响,获得高度评价。
“我的苦研、吟唱已引起社会的回响,当有更多的中华儿女和我一起歌唱,汉水文化必将登上大雅之堂,汉水文化必将铸造新的历史辉煌!”杨洪林充满豪情地说。
2010年初,杨洪林参加了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建设工作,受邀指导郧西县“天河·七夕文化”开发、保护与建设。半年里,他对打造“天河·七夕文化”倾注了大量心血。“一二三四”,是他数月的主旋律:一部旅游卫视制作的《中华文明行》电视片作专家访谈,他从地理、遗址、考古、民俗、传说等方面论证郧西的学理优势;二场主题报告,他从打造“七夕文化”的理论依据、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等方面分别向全县干部和县一中广大师生作报告,呼唤建构“七夕文化”;三篇学术文章,在《中国邮政报》、《湖北日报》、《十堰日报》撰文论述郧西构建“七夕文化”的重大价值和意义;四首诗,他彻夜不眠一挥而就写了四首歌咏“七夕”文化的赞美诗。
2010年8月4日,在“中国第二届(郧西天河)七夕文化研讨会”上,他强调:“郧西构建‘七夕文化’,不仅有利于打造民族文化的知名品牌,推动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建设,争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能够改变郧西相对落后的面貌,造福郧西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成果!” 与会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萧放感叹道:“杨先生对于汉水文化研究与呼吁的孜孜不倦,体现出一位学者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责任感。”复旦大学段怀清教授赞叹道:“杨洪林教授可称之为‘道亦有情’,有一颗赤子滚烫火热的心。”
在对汉水文化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杨洪林饱含热情,书写了大量讴歌汉水文化的散文和诗歌。
“以使天下识字者,皆知汉水流域山水之绝美、物产之丰饶、儿女之奇杰、历史之悠久、文化之博大;以使全球的汉子、汉女,尽晓汉人之根、荆楚之源、汉学之渊,情寄汉水,心向汉水,献力汉水,复兴汉水。”这段如诗如画、气度恢弘的文字,摘自杨洪林歌颂母亲河的散文——《汉水文化放歌》。
“武当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必须破解其博大精深的文化之秘”
杨洪林读大学时就十分喜爱哲学,尤爱研读哲理深刻的老庄著作。从那时起,他密切关注影响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道教、道家哲学思想。
1990年,他在继续深入研究汉水文化的同时,学术研究重点逐渐转到武当文化上来。他说:“当时,武当山作为汉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我和一批学者的重视,我就从汉水文化的宏观把握聚焦到武当文化,这一充满神秘而又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支点上。”
他全身心投入到武当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与推进当中,撰写了一批学术论文,破译了一系列学术之谜,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回答了很多学术难题,如:考溯明成祖大修武当山的政治与宗教原因;论证陈抟的道教哲学对武当山道教思想的贡献及对中国封建社会中晚期的影响;探秘张三丰内丹理论对武当道教文化的历史贡献;探讨武当山道教武术思想及其源流等。
为了武当山“申遗”,他系统论证了武当山真人张三丰内丹思想及太极拳理论,这一重大成果被理论界誉为“扛鼎之作”。“为了深入研究,我那时,一边看,一边模仿,练习气功,由此跟武当武术结缘”,他一边比划着手势一边说。在武汉纺织大学的校园内,他练太极拳的武姿堪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了武当山“申遗”,他考察明成祖朱棣与武当道教建筑、雕塑之间的关系时,从多方面论证得出了一个震撼学术界的重大发现——武当山金殿鎏金铜像的人物原型就是明成祖朱棣。他的考察依据和结论被国内外普遍认同、广泛采用。
鉴于他对武当“申遗”和汉水文化做出的贡献,1997年,他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对话哲人杨献珍,经受一次次精神涅槃与灵魂洗礼”
一代哲人杨献珍出生于汉水流域十堰市郧县安阳镇,他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原中央党校校长兼党委书记。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宣传和教育。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领军人物之一。
《杨献珍哲学思想专题》是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专业课,由杨洪林教授主讲。“通过这门课,我们除了学习一代哲人的哲学思想,还深刻体会到杨献珍求学与研究经历的艰辛与执着,他对真理至死不渝的追求时刻鼓舞着我。同时,我发现杨洪林先生与杨献珍先哲身上有许多共同的闪光点,他们是如此神似。”该校2008级研究生赵阳如是说。
为了深入对汉水,特别是对武当文化的进一步研究,1990年,杨洪林奔赴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道家哲学,走贯中西、融古今的治学之路。“这个时候,我开始关注杨献珍,我与杨献珍‘邂逅’在哲学底蕴浓郁的武大珞珈山上。”他毫不掩盖心中的愉悦,激动地说。
“当时,我沉迷在杨献珍艰辛曲折、为真理而战的人生遭际中,为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真谛虽九死犹未悔的历程中,被他的人格魅力与执着精神所折服,我下定决心要和他对话,研究宣传他的哲学思想。”处于沉思中的他用特有的共鸣声铿锵有力地说。
掌握第一手资料是研究的基石。在武汉大学,杨洪林痴迷地整日泡在图书馆内收集一切与杨献珍有关的书籍、杂志、报纸。这些“瑰宝”足足装了五大拖车。“在场的一位历史学教授震撼地表示,在武汉大学,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有教授这样做学问,并说现在这样的学者少了,这样做学问的精神十分可贵。”杨洪林的助手回忆说。
“1994年,我在北京收集资料,不幸遭遇了小偷,身上仅剩下一大包书、复印资料和一张返程的火车票。”他接着说:“我是不幸而幸,从杨献珍家人、秘书、战友、学生处收集的珍贵资料还在,在火车上,我紧抱着书一路从北京回到学校。”
从1990年至2000年,在长达十余年前期准备工作、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杨洪林于2001年申报的“杨献珍哲学思想研究”获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08年11月,杨洪林历经18年撰写的28万字学术专著《杨献珍哲学思想通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韩树英作序。首发式上,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梅荣政高度评价:“这本书的出版表现出作者科学的治学态度,经历18个春秋,由中年步入老年,他的这种持之以恒的态度是一面镜子,是广大教师的榜样和模范!”《光明日报》理论版刊登了庞长富教授对著作的书评,称之为:“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杨献珍哲学思想的上乘佳作。”
梅开二度。2009年,杨洪林主持的“杨献珍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有学者表示,在我国研究同一学者的思想,能获批两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者实属罕见。
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他做研究时候,简直是在拼命。”他的同事说。他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他的时间不属于他自己。在父亲病重的时候,他的研究没有停止;妻子刚刚做手术,他便在手术室外撰写课题文本;在别人“享受生活”的时候,他坐拥书城年复一年。
(2007年5月,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杨洪林教授带病坚持工作,为毕业生指导论文)
“一山一水一哲人”几乎占据了杨洪林生活的全部,数十年未曾改变,倾注了全部心血,真可谓“为伊消得人憔悴”。2007年,他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荣誉称号。2008年,他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我是汉水之子,汉水滋养了我,我只有拿出更优秀的研究成果,为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贡献出全部力量,才能回报母亲河的恩情,对‘一山一水一哲人’的研究,我将持续深入下去,更长的学术之路在那遥远而艰辛的前方等待着我。”
说到此处,他的眼中泪光在闪动、声音在震颤、额头在高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