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南刚,男,1982年生,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工学)博士,现任电子电气学院讲师。2013年,张南刚博士“基于纳米纤维材料的循环肿瘤细胞高效捕获与释放研究”的研究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我选择 我快乐
科研的路,仿佛一段艰难的登山过程,一句“我喜欢,我选择,我快乐”将张南刚博士的付出一带而过,但是我们却能从中体会他对教学科研的热爱与付出。张南刚博士对科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做科研是发现和挑战自己的一个平台,可以通过科研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大量资料查找,从中找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形成自己的试验方案和计划。其中最为繁琐而枯燥的就是一些具体工作,这个过程很考验人的耐心,但只要找到了科研的乐趣,就会坚持下去。
沉迷于科研中
曾经师从“_”赵兴中教授从事微流控芯片的开发和研究,并参与和开展集成有微泵微阀的自动化微流控系统研究、功能化的量子点编码技术研究、基于电纺技术和免疫识别技术的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与探测研究等。谈及和“_”赵教授一起工作的日子,张博士表示由衷的感谢。科研不仅需要钻研务实的精神,更需要一种创新,大胆细腻的构思。
实验室是张南刚博士的另一个家,他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实验之中,误了饭点、误了校车是常有的事。但也就是这种对科研的沉迷,为他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成果。
科研要服务社会
科研更多的需要服务于社会。张南刚博士曾利用微流控技术设计一种三维高通量药物筛选PDMS-玻璃芯片,该芯片可以克服传统药物筛选技术中工作量繁重,试剂和药物消耗大,筛选周期长和开发成本高的缺点。在细胞水平的药物筛选应用中,实现芯片微型化、高通量、低成本、试剂消耗小、数据准确可靠和操作流程简便,更好的为医学上服务,造福人类。
张南刚博士说道,科研项目中,团队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团队的人都向着一个目标而努力,就可以最大化的提高效率。他特别希望能有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能一起参与进来。
作为一名年轻老师,张南刚博士认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是对自己最大的赞同和激励,自己一定会好好利用这笔基金创造更多的成果。
未来的路,他将继续追逐前进。
张南刚博士主要科研成果: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SCI学术论文3篇,研究论文近10篇,获批专利1项,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过50,论文累计引用次数过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