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侃,2002年7月获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物理(光纤通讯)专业学士学位,2002年9月~2007年6月在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凝聚态专业进行硕博连读。2007年6月~2010年5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分子与药物影像中心和纳米系统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从事化学、生物合成芯片以及医药应用芯片的开发研究。2010年6月至今在我校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进行教学与微流控医疗应用芯片、自动化检测测量设备开发与研究工作。2013年,刘侃博士“基于微流模块芯片的循环肿瘤细胞多维度捕获与识别”研究项目,获批国家自科基金资助。
跨学科研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刘侃本科就读于武汉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物理光纤通讯专业,在大四实习的时候发现自己对科研感兴趣,于是选择到武汉大学物理专业攻读博士进行科学研究,后来硕博连读期间从物理研究转向芯片研究。
芯片从1998年开始发展起来,到2002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当时刘侃博士所在学校的这个专业还是新开设的,所以他也是较早从事将化学和生物结合起来的芯片研究工作。从物理研究转到生物研究有点困难,他就先从物理研究到化学研究;从快速查乙肝检测芯片到“中药现代化”。刘侃参与了很多造福社会的科学研究。2007年,刘侃博士毕业,选择了到美国加州大学肿瘤科继续深造。就这样,刘侃博士的研究跨越了电子、物理、生物、化学及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学成回国:共筑中国梦
2010年6月,刘侃博士从海外归来到我校任职。刘侃博士说:“现在习主席提出了Chinese dream,当时我就是怀着梦想回国的。”“出过国的人都知道,只有中国强大了,你说话才有话语权。在国外其实我的生活已经过得很不错了,但我还是想回来,想为自己的国家做一点事情。”除了中国梦,刘侃博士也有自己的梦,他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产业化。
回国时刘侃博士也认真的考虑过自己到底在哪个单位工作,中科院、武大都考虑过,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来纺大任教。“我本身比较喜欢自由,需要相对宽松的环境来进行科学研究,纺大能给我提供这个条件。在纺大因为学校领导的支持,我可以充分用到各种资源来进行研究。纺大给我提供的平台更利于我进行科研,于是我来到了纺大。”
申报基金:水到渠成
作为负责人,刘侃博士承担着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他与材料学院、纺织学院与机械学院的师生们一起合作,从事药物合成芯片与癌症诊疗诊断芯片的研究。在提到基金申报的过程时,他表示,基金申报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因为一直都在从事这个项目。
刘侃说从事研究兴趣很重要,不光是自己,也包括现在带的研究生。他对学生们说,只要感兴趣,就可以参与他的研究工作。
除了兴趣之外,刘侃博士也坦言,工作时确实是很忘我,没有时间概念,“从大学开始就没有看过一部完整的电视剧,平常从来没有双休日,过年也就是大年三十与初一休息。”。
刘侃博士就是凭借着对科研的兴趣,继续攀登科学研究领域的高峰。
刘侃博士主要研究成就:
1、长期从事各类微流芯片的开发研究工作,特别在超微量样品芯片在线处理、大规模集成阀控微流芯片以及数字化自动控制方面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在分子探针和新型纳米生物药物合成及筛选、癌症诊断治疗等相关微流控芯片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
2、近5年以来在国际学科顶级期刊或高水平杂志如Angew. Chem.、Advanced Materails、ACS Nano、Lab Chip、Chem. Comm. 、 Lanrmnir等上接收和发表相关论文30篇(SCI 23篇,总计影响因子128.438)。
3、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重点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中青年创新团队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