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者

〖人物专访〗张如全:坚守自我 不忘初心

通讯员:任倩庆 黄湳菥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阅读:发布时间:2015-12-22审稿:

张如全,教授,1989年从天津纺织工学院硕士毕业后到武汉纺织工学院任教,1999年毕业于金泽大学(日本)获博士学位。曾任日本三菱电机LSI设计株式会社主任工程师,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主任工程师,2008年作为高端人才引进,聘为武汉纺织大学特聘教授任职至今,现为学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系系主任。

不骄不躁 坚持如一

张如全教授多年来始终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致力于纺织教育与科技研究工作。当提及获得2015年“纺织之光”奖教金时,张老师坦然说道:“奖教金对我们老师而言是对工作的肯定及鼓励,这份基金主要用于科研的发展。”

张如全教授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一股热爱。采访中我们了解到,2009年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获得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正式开始招生,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张如全教授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形成高水平教研团队,现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系拥有4名教授、完全博士化(9名)的团队,支撑了纺织材料与加工国家级教学团队。我国非织造产业发展比较快,但专业的建设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张教授通过学校与学院的支持,不断向外学习,使非织造专业有了更好的发展。

教书育人 良师益友

张如全教授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师在教育学生方面,不仅要讲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品格的提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平日里张教授乐于与学生交友,经常与学生在课余时间里交流谈心,认真倾听学生的不同的看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重点辅导,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外,他与学生保持良好的联系,学生有生活困难、感情挫折、学习疑问、就业去向等问题经常去咨询他。张教授以自身经历为例,为他们解疑答惑,耐心开导,他也为能获得学生如此信任而感到欣慰。

张教授善于观察和了解不同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为他们提供学习指导,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通过课外科技项目和学科竞技平台,拓展视野、整合知识、提升能力,他努力实践教书育人,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将自己所学和研究心得体会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诲人不倦。

学生的不断成长,不仅是他身为老师的巨大荣耀,也是他前进的动力。正因如此,他为学生开办了学术讲座,尽己所能地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他为专业建设献计献策,积极组织推动进入专业良性发展轨道;他为学院高水平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无私的注入自己的心血,为学院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打造团队 服务行业作为学科带头人,张教授全面负责“非织造实验室”的建设,从实验室项目的调研、论证到相关实验设备的检测、验收等工作全程参与,建成了在行业院校中一流的非织造实践教学平台。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张教授依旧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他经常与教研室老师讨论教学中的有关问题,完善了大量的相关文件,优化了整体教学,力求培养优秀团队,服务行业。团体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张老师在团队的发展中不断调整状态,力求让专业与团队更好的发展,促进非织造材料行业的进步。张教授说道:“新专业不如传统纺织专业那般,没有更多的参照与借鉴的对象,没有还没拥有完整的体系。”面对众多问题,当问及张教授是否想过放弃,他只说:“这是我的责任!”是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责任,张教授也如此。诸如此类的问题对于任何一个新的专业都是一样的,但努力后,成功是必然的。

张如全教授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和国际化学术视野,潜心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团队的发展始终坚守自我,不忘初心。

编辑:郑红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