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观点

大学之道(三十八)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通讯员:严隽琪来源:求是 阅读:发布时间:2013-03-25审稿:

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革,对大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我留意到,很多企业为适应转型与发展的要求,更加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储备。大学对于这个形势,应该有回应、有担当,而且应视为一种机遇。现代大学与社会关系日益密切,社会对大学的期望值日益提高,而大学始终肩负着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

大学的社会责任来源于大学的社会地位、拥有的资源和享有的权利。英国教育家埃里克•阿什比在评价美国高等教育时说,在世界高等教育历史上,美国的贡献“是拆除了大学校园的围墙”。时至今日,一个游离于社会之外、我行我素的大学是难以找到的,一个不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学是难以理解的。大学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丰富,既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又进行科研、生产新知识,还要走出“象牙塔”、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现代大学需要实现从被动的社会义务履行者到主动的社会责任承担者的转变。这不仅仅是角色的转换,更是思想和观念的创新,是行动与实践的进步。再进一步说,大学必须开放学术思维,防止滞后于社会需要,但也不能简单地迎合时尚。大学要继承优良的知识传统,发挥传统优势,但更要不断地与时俱进,突出自身的主动性与首创性,积极推动改造现实和创造历史。与大学社会责任相伴的就是大学的社会贡献。对大学的社会贡献进行评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需要考量它对社会当下的作用,也需要看它对人类文明积淀的历史影响;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既是学术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2012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积极倡导和推进大学开放办学,同时引导大学主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关于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我想从三个角度谈自己的认识。

一、现代大学是构筑文化根基的主阵地

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主流文化都力图追求某种社会认同,构建某种思想基础,提供某种精神寄托或信仰,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条件、精神、问题等。主流文化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真正影响着国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学要在构筑文化的根基、引领社会主流文化、确立核心价值理念上作出独特贡献。这种贡献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出人才、出成果和出思想。

首先,培养人才。“人是文化的创造物,同时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所以教育通过培养人来传承、积累和发展文化,大学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讲文明的人,成为具有公民道德、社会责任、文化价值、生存能力的人,使学生成为文明的创造结果。所谓人才,不仅是物质的人,更是精神的人;不仅有知识,更是会思维能判断的人;不仅追求自身的提高,而且促进社会的和谐;不仅能审视自己,而且能放眼看世界。爱因斯坦说过:“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这种价值取向和对社会的认同感,在赋予人生意义、事业动力的同时,也约束和规范着人的行为。

其二,产出学术成果。一个民族的复兴、一个国家的崛起,就必须“在知识上扮演一个有力的角色”,即对世界知识体系有贡献。大学在其中肩负重要的使命。大学通过学术成果来丰富、更新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宝库,成为文明的创造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原始性创新成果也越来越成为衡量一所大学的重要指标。

其三,引领思想。有一句名言:“最后,是思想而不是巨大的利益,来造成美好与邪恶的差异。”大学要做“有灵魂的教育”,应以思想“智库”的角色来对社会改造和不断进步作出贡献。大学的思想引领要体现为前瞻性、战略性、本原性和创新性,应把科学方法与研究领域中的实际结合起来。比如,在当前中国迈向大国之路的时代,就特别需要发展出能描述国内秩序,又能表达国际关系或国际事物,解释中国的国际行为的概念、理论或话语。再比如,文化强国对内要增强国人的自信、自爱和自强,对外要增强国际话语权,这样我们的文化产业就不仅要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表现产品,更应该注重内容的选择和创新,以及包含在内容之中的中国价值观的设计。这些都是大学责无旁贷要做的。

二、现代大学要成为推动创新的引擎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特别是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创新型国家要落实到创新型体系的建设,要落实到一种革新意志、品质和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赋予大学创新引擎的重要地位,大学无疑应该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大学在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人类有好奇的本性,“为什么”是人在幼年开口之后最常见的询问方式,其中蕴涵着人类理性的最初表现,是创新知识的宝贵的原动力。因此,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是学前教育阶段的一个主要任务。“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应该指的是基础教育的模式要重点关注和启发孩子提问,要重提问的过程而不要太纠结于结论。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龙头地位,其在人才选拔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会逐级地向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的各个学段辐射其影响。高等教育要通过这种影响,来引导基础教育不断激发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引导学前教育注重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同时,在大学阶段要适时将学生的兴趣聚焦为志趣、转化为志向。

人的创新动力之源在哪里?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人的思想境界是分层次的,最低的是只求满足生存所必需的欲求,这和动物无异。但是,如果人能够从“求知”境界的功用心(也可叫功利心)再提高一步,由外在目的转向内心,进而要对他人负责,这就上升到了道德境界。如果再进一步超越“求知”和“道德”中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把认识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这时“欲念”、“功用”和“外在的目的”消失了,就达到了最高的审美境界。

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一般都应有“求知”和“道德”交融的境界,使知识学习和科学活动具有道德意义。有了道德的意义,从“为一己”变成“为事业、为社会”,这种责任感或使命感就会成为另一层次的强大的求知动力和创新激情。如果科学活动不计功利的自由精神带给研究者一种愉悦之情,则进入了最高的审美境界。这种“科学美”,是一种经得起磨炼的蓬勃奋发、超脱高远之境。我觉得,一个人若能够自由地、不计得失又兴趣盎然地从事一项工作,既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幸福,也是创新动力的不竭之源。大学培养人才,就是要引领更多的人进入到“道德”和“审美”的境界,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人。

因此,大学教育的灵魂和基础是人文精神的培育,是责任、情怀和文化的传递过程,即文脉的传承。有人说,“一种精神,只有深植于文化的沃土,体现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追求,才能真正地开枝散叶”,这或许形象地表达了现代大学的精神守望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三、现代大学需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史,现代大学虽因时变迁,但经兴衰进退,到今天遍及全球,形成庞大的国际学术研究网络,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社会成为国家之间交流的舞台,人类社会的共存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经济全球化的车轮在每一个国度隆隆作响的同时,也将那里的社会和文化卷入了国际化的交流、交锋和交融的大潮。在知识经济时代里,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不断繁荣的物质生活,使我们以为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掌控越来越强,但面对像多米诺骨牌滑落的世界经济,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眼前的世界还充满着不确定性、不可测性。

在政界和商界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把脉的时候,作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创造的重要主体、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的高等教育系统,应该如何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审视自己的角色,权衡自己的责任,承担自己的使命,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大学都必须直面的课题,更是校长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大学的建立和发展与各国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有密切关系。政府与社会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要求大学首先为本国社会发展服务,这是规定大学责任范围的重要因素。一个不能够很好履行本国社会责任的大学不可能担当国际责任。所以,通过发挥高等教育的职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天经地义。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文化交融化的新形势下,尤其是在全球变暖、环境恶化、危机暗涌、“蝴蝶效应”将东西南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连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生存体和社会利益体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对高等学校的责任进行更大范围的再认识。在地球居民面临整体性生存与延续危机的重要时期,作为培养人才和奠基未来的专门性机构,作为挑战未知创造新知的专业性组织,高等教育机构需要率先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这就要求大学主动融入国际化的高等教育系统,积极建设多元文化沟通与融合的中心和桥梁,增加国际教育与学术研究交流,增进文明对话,促进世界和谐,建立开放活跃的教育环境,造就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修养和国际合作能力的国际性人才,创造反映时代发展水平的科学文化财富,提供积极促进世界和平而不是制造冲突深化矛盾的解决方案。

总之,今天的外部环境,是过去的大学所不曾遇到的。习惯于传统的知识传递功能的组织形态,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多重使命牵引的组织发展要求。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随着高等教育需求的增长,大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既不断分化又不断融合交叉,呈现多元多层的复杂态势。这对高等学校的组织和行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需要大学改造文化,锻造精神,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大学的社会使命感、国际责任感,以及焕发出来的创新精神,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体现出来。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但不能相互取代。如何克服为追求物质幸福带来的精神痛苦,是现代人内心的深层纠葛。我们需要有灵魂的教育。我们探讨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强调的是大学要关注物质世界,但更要叩问人类的精神家园。

(作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

编辑:郑红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