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观点

大学之道(三十)高等教育在区域现代化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条件

通讯员:谈松华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阅读:发布时间:2013-01-24审稿: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高等教育和区域现代化,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议题: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其现代化进程都是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展开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必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现代化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有一个很重要的国情就是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性特别明显,存在着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但这种差距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差距,而是不同发展阶段的差距。也就是说,在东部一些地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后期,但在西部仍有相当一部分地区还处在工业化的早期,有少数地方甚至处于前工业化的阶段。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以及战略选择有很大差异,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和选择同样有很大区别。中国从上世纪80 年代以来, 现代化区域战略的变化是从梯度发展战略转向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所谓区域梯度发展就是沿海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然后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高等教育在区域现代化中的作用以及实现条件。这里讲区域,我想重点以东部为例讲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和区域发展的关系。现代化不只是经济的现代化,还包括制度、文化层面的现代化,我这里所讲的重点是从经济领域来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和高等教育的关系。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现代化互动关系的案例分析

高等教育和区域现代化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就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这里我用两个省的案例做一介绍:一个是广东,另一个是浙江。这两个省都是东部沿海省份, 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比较早、发展比较快的省份, 经过30 多年的发展这两个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全国的前列。广东省1980 年GDP总量为250 亿元,在全国排名第5 位,经过30 年的发展到2010 年达到46013.06 亿元, 连续22 年位居全国第一,经济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 广东的高等教育也实现了超常规发展。1980 年到2010 年广东省普通高校学校数由30 所增加到了131 所,在全国由第9 位上升到第3 位,在校生由4.4 万人增加到142.66 万人,在校生数由全国第11 位上升到第4 位。广东的高等学校原来基本集中在广州市,从80 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地方高等学校的发展最早是在广东,从1983 年的深圳大学到东莞、佛山、江门等地、市陆续建立了地方高等学校。这些高等学校是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所以,可以明显地看到广东经济快速发展拉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浙江省1980 年GDP 总量为179.92 亿元, 全国排名第12 位, 经过30 年的发展到2010 年达到27722.31 亿元, 总量占全国第9 位。浙江现在人均GDP 也达到了7639 美元, 增长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同样, 从1980 年到2010 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数由22所增加到101 所, 在全国的排位由第14 位上升到第10 位,在校生人数由3.76 万人增加到88.49 万人,在全国由第17 位上升到第11 位。同样可以看到,浙江近30 年来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这两个地区30 年的发展说明, 高等教育与区域现代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从一个方面说就是区域现代化的加速发展,拉动了高等教育主要是地方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这种拉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会拉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二是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包括教育财政支出和社会教育投入的增长。从另一个方面说,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发展为区域现代化提供了人力资源、知识支持。这两个省经济发展的规模是几十倍的增加,它必然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这种人力资源在初期可以用能满足初级加工需要的农民工来补充,但随着对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激剧增长,则要依靠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来满足。所以,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是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浙江这30 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也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经验。

如果从具体发展阶段分析其相互关系则会发现,在现代化发展的不同阶段,高等教育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在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的早期,以初级产品的加工业为主,大量需要的是熟练劳动力和中、初级技术人员;而在产业升级阶段,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不可能单纯依靠引进,前期建立的地方高校就发挥出重要作用,而高端科技人才则依靠国家研究型大学和本地高水平大学共同培养。珠三角地区的发展表现得特别明显,因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珠三角经济增长基本上依靠出口加工型产业,所以经济发展很快,大量的劳动力主要来源于农民工。由于高等教育很薄弱,地方高等学校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当时珠三角所需人才主要依靠引进———80 年代珠三角从全国各地引进了80 万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实现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的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单纯靠引进,所以,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过程中,此时前期建立的地方高等学校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该说珠三角地方高等学校对珠三角经济后期持续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如广东省的职业院校近十年来为广东输送了300 多万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广东省各个产业。到产业提升阶段,高等教育类别、层次发生了变化,高端科技人才不能完全靠一个地方培养,而需要国家研究型大学和本地高水平大学共同培养。现在全国有50 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在广东建立了20 多家研究院、研发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分支机构等技术创新平台, 还有外省21 所高校在广东成立了办事处。这就是说随着产业的升级,高等教育要为地方服务,其结构会变化。

浙江独立学院的发展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独立学院最早是在浙江出现并发展起来的,而且一段时间其数量也是最多的,曾经达到22 所。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仅仅依靠原来的高等学校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部分资源充足的高校用混合办学的方式来扩大高等教育的资源,以满足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实现条件

高等教育要在地方现代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要有实现条件的,即高等教育和区域现代化互动关系的形成应该是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机制的形成过程。如果没有互动机制的形成,没有几个系统之间的合作机制的形成,不一定能起到这个作用。印度高等教育在一段时间发展得非常快,但是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不明显,还曾经把它看作是一种教训。巴西也有过这个情况,并不是说高等教育数量增加了,这个地方的经济就一定快速发展,而是需要高等教育系统和其他系统有一种紧密联系机制的形成,而这种机制的形成需要一系列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创设和完善。

第一,改革中央过于集权的管理体制,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为高等教育的地方化、更好地为区域现代化服务提供体制保障。计划经济时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高度中央集权的。80年代全国600 多所本科院校中有360 多所属于中央60 多个部委举办和管理, 有260 多所成人高校属于中央各部门管理,所以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的权力集中在中央。这样一种体制很难让高校直接为地方服务。所以80 年代以后特别是上世纪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放在改革中央过于集权的管理体制。现在中央部门所属高等学校转由地方管理或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约360 所,其中普通高校205 所。现在全国有2200 多所高等学校中, 中央部门管理的只有100多所,其他的都是地方管理。通过改革形成了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即中央、省和地方三级办学,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现在一些发达的省份,办学已经延伸到了县,变成了四级办高等学校;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属于中心城市管理,因此管理实际上是三级管理。地方在高等学校的举办和管理上已经发挥了主要作用,这就为高等学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体制的保障。

第二,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学校布局、层次类别、学科专业等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适应性强的国家和区域高等教育体系, 为区域现代化发展提供主动的、多样化的服务。我国高等教育结构长期以来存在着趋同化、雷同化的缺陷,很多高等学校定位不明确且有一种升格的驱动力。学校定位不稳定就很难在这个定位上为区域做贡献,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是多样的,技术也是有梯队的,所以它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样的,需要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才。如果我们高等学校都是雷同的, 那就很难为区域发展提供全面服务。因此,形成合理的区域高等教育结构是发挥高等教育对区域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的重要条件。

第三,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以育人为本、能力建设为本,打破学历本位、学科本位、学校本位的办学模式,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的人能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不同,对人才的需要是有区别的。过去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一统的,这些年来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原先过于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所改变。但是教育中只看重学历、学位而忽视能力培养的问题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同时也造成了教育教学与社会需要的脱节。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岗位; 另一方面企业又反映找不到他们需要的大学生。问题在于大学人才的培养和社会需要的脱节,这就存在着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变革的问题。

《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把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改革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这里就需要我们确立育人为本的指导原则, 建立与学历序列并行的能力序列,在不同的院校按照学生能力建设的要求,实行教育教学改革。在研究型大学的本科阶段,从学生进校就应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实施研究性学习、自主开放的实验,导师制、书院式管理等,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选择权,更加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在高职高专院校实行模块式教学、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总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机制只有在人才培养层面得到落实,才能真正实现两者的双向互动。

第四,创新高等教育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的组织形式,建立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高等学校要为地方服务,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和区域发展紧密结合,仅仅停留于口号而找不到一种实现途径, 特别是如果找不到一种多方合作的组织形式,那它只是暂时的。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与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联合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不仅是产学研合作,而且是组织上的共同体。中国现在正在建立的大学科技园区, 进行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产学研之间也不是一般的合作,而是产学研的联盟、产学研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国际上提出“三重螺旋结构”,也是政府、学校、产业的新的组织形式。中国提出政产学研用,现在区域和高等教育的合作应该是要找到一种组织形式来实现这种长效合作。

三、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前景和责任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高等教育与区域现代化的关系,主要是针对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的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现代化,中国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后期,在一些发达城市实际上也已经具有第二次现代化的某些特征。中国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所以中国是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交叉进行的。对于区域现代化过程,不仅要考虑工业化的需要,而且要考虑信息化发展即第二次现代化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中国30 多年快速发展的成就确实是令世人瞩目的,但现在正处在关键时期。我国2009 年人均GDP已经达到3200 美元, 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3200 美元以上就是上中等收入国家。2011 年按照现有汇率来算人均GDP 达到5400 美元,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已经超过了1.2 万美元,进入高收入国家的水平。从全国范围来讲,我们还处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发展的阶段, 这个阶段社会矛盾是比较集中的,很多国家在这个阶段是处于徘徊的阶段,甚至出现了社会矛盾激化和社会动荡。韩国曾经有十年徘徊,巴西也曾经出现过十年徘徊,都是在中等收入向高等收入国家发展的时候, 国际上把这种现象叫做“中等收入陷阱”。如何防止这些教训在我国重演,如何顺利实现现代化进程的提升,高等教育如何承担起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是我们要讨论的中国面临的前景问题。总体来说高等教育要从仅仅适应社会发展转变到全面发挥适应、促进、指导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一,经济领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是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经过30 年快速发展以后中国面临的问题是能否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持续前进的关键所在。世界范围正在兴起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我们能否在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占领制高点,这是一个国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能否占居主导地位的决定性因素。这种变革性发展要求, 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也就是由数量扩张满足初级加工业人力资源的需求,转变为以质量提升满足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出的创新型人才和科技成果的需要,并且在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高等教育不仅要为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人才、提供科技成果,而且能够实行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第二,社会领域。社会和谐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条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面临新的社会问题,涉及诸多方面,我这里仅提与高等教育关系比较密切的两点:一个是人口结构的变动,主要是人口红利期的提前结束和老龄化的提前到来,它的结果是劳动力供给数量优势减弱,质量要求提高,人口赡养系数提高,对人口素质要求更高。二是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在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加大了社会不公。现在中国基尼系数达到了0.47,已经超过了警戒线,社会矛盾有所加剧, 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将会引发社会冲突。处理这些社会矛盾,要调整社会政策、完善社会管理。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和劳动力素质,以质量弥补劳动力数量减少的矛盾;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更加关注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机会公平,将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所以教育公平不仅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高等教育阶段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第三,文化领域,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演变,文化是一种催化剂、粘合剂,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发展加大了和加快了人员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都存在着既有交流又有碰撞的问题,本质上讲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传承和创新, 贯穿在现代化过程的始终。目前,民族文化根基的弱化、社会文明道德水准的下降都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迫切性。高等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胡锦涛同志在清华百年校庆中第一次将文化传承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值得我们深思。高等学校要深刻反思在学校建设中重物质轻精神,见物不见人,过于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乃至诚信缺失、学术腐败等等,不仅要把高等学校建设成科学的殿堂、文化的书院、精神的家园,更要成为社会精神文化的中心、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指导和引领中华民族包括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创新。

编辑:张小燕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