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本期《论苑》邀请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负责人,结合各自实际探讨如何协同创新、如何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建言献策。
协同创新破解成果转化难题
众所周知,从原始创新到新兴产业,中间有着很长的道路,大量基础研究成果都难以转化为市场上的技术与产品。如何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仅是我们面对的挑战,也是提高我国产业水平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过去,我们鼓励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人员,带着成果直接进入市场,做产品、办企业、开发市场。虽然有成功的企业,但从长远来看,这样做不仅没能发挥出研究型大学学科综合、人才群聚的优势,而且削弱了大学的原始创新能力,甚至动摇了大学教书育人的核心地位。原因在于: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再到产品开发和设计制造,最终经过市场营销服务用户需求,形成规模经济,这是一个完整的创新链条。这不仅需要不同的能力,而且也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处于创新链上游的研究型大学,不可能在创新链的所有环节拥有足够的能力。
因此,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必须走协同创新之路,也就是通过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将大学、研究所、企业、金融、政府等不同创新主体协同起来,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各得其所的完整的创新链条。
在这样的创新链条中,研究型大学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高水平科研成果、高附加值品牌效应等主要创新要素的供给方,理应发挥出重要作用。为此,在安徽省和中科院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大与合肥市政府合作共建,于去年7月成立了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探索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作为学校主体教学和科研体系之外的延伸,研究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园,而是在基础研究和产业市场之间,通过发挥学科、人才和科教结合优势,搭建的一个融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
作为协同创新平台,研究院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依托原始创新成果产生变革性技术,孵化高新技术产业。我们一方面鼓励所属各研发单元、创新联合体的技术管理骨干参与高科技公司孵化,形成研究院、技术、经营团队、企业和VC/PE共同参与投资的格局;另一方面采取引进人才、产业化资金和股权激励等方式,不断分离出可以独立实现产业化的技术(或管理)团队。目前我们院已经培育、遴选了83个先进技术项目,与中科院研究所以及Intel、微软等国际知名企业等共建了16家联合研发中心(实验室),孵化成立了12家科技创新企业,引进注册资金1.2亿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 侯建国)
特色高校应发挥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
大连海事大学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高等航海学府,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参与行业创新体系建设,使学校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我认为,行业特色高校应发挥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服务国家和行业经济发展。
一是面向行业科技需求,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学校着力围绕科学前沿、科教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围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鼓励科研团队与行业知名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共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中心。学校先后与交通运输行业的海事局、救捞局、船级社、航运公司等进行项目合作。2011年与天津海事局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15个项目上达成合作意向;2012年,又在12个项目上达成合作共识,项目执行和完成率达到84%。其中,“天津港浮式储存气化船舶安全管理研究”等课题对于指引天津海事超前谋划、科学发展,全面推进中心工作提供了学术依据和理论支撑。
二是发挥行业特色研究优势,积极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学校立足行业特色研究优势,着眼海洋运输行业发展战略和科技前沿,通过重大需求分析、顶层战略谋划、提前跟踪培育、跨学科整合优势科研力量等有效措施,全面提升承担国家、行业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我们积极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远洋船舶压载水净化和水上溢油应急处理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和“十二五”首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可用新体制AIS船舶自主导航系统”。针对IMO公约与排放控制区法规的要求,我们承担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项目“基于镁基法的船舶废气洗涤脱硫设备及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三是聚集创新要素资源,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学科平台、发挥航海类特色学科综合优势,通过重大项目汇聚队伍,为国家、交通运输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以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为契机,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学校汇聚国内21家航海类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牵头组建“海洋运输绿色与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围绕“航行安全”“高效航运”和“海洋环保”三大主题,在船舶动态测控与航海仿真、船舶节能及智能化、船舶通信导航、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安全保障及应急处置和海洋污染控制五大主攻方向开展协同创新工作。(大连海事大学校长 王祖温)
提高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要勇于担当,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
一是大力推进创新机制建设。地方高校应主动面向国家战略和行业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大学科的联合、人才的协同,提高集成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建立服务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行业进步的新模式、新机制。我校近年来积极推进内部科研体制改革,加强以应用和产业化为导向的评价考核,引导科研活动更好地面向实际需求,建立技术转移机构和专职服务队伍,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加大自主创新投入,不断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地方高校资源和资金相对缺乏,要坚持统筹规划、分类实施、扶优扶强、重点突破的原则,把有限的资源和资金用在刀刃上。近年来我校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设立学科特区,根据不同学科层次,在人财物的政策上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实施创新团队培育工程,探索“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的运行模式,瞄准产业需求,尊重教师自主选择,突出教师之间的专业互补、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互补。
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载体建设。地方高校要强化社会服务意识,主动加强与政府的联系,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的新途径,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我校构建了“一校多企”的创新平台建设模式,实现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在产业层面的有机衔接。目前学校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北省药用分子化学实验室”和“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制造公共实验中心”,并已跻身科技部的“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盟员单位。
四是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不仅对师生积极参与创新行为形成有效激励,培养大家养成良好的创新行为习惯,而且能够凝聚人们的创新共识,协调人们之间的创新关系。地方高校要在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习惯,形成创新风尚等方面有所作为。近年来,河北科技大学深入挖掘学校文化的创新内涵,鼓励创新,大力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勇于创新、敢于竞争、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创新文化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引领和激励作用。(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计卫舸)
“深度融合”释放技术创新要素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当前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福建师范大学近年来大力开展协同创新,探索出一条“深度融合”之路。
一是推动优势学科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深度融合。我们通过吸引和聚集校内外优秀创新团队和优质资源,联合已有合作基础的两岸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牵头组建“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建立起组织创新、协同管理、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等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了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
二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学校通过构建以产学研用结合为抓手的协同创新机制,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重大项目攻关,突破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相关地区、行业的竞争力提升打造了坚实的战略支点。例如,以“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在生物制药、生物材料、天然活性物质的提取等领域取得一批科技成果;在光电子技术和激光医学领域,通过建立光机电产学研联合体,在神舟七号飞船伴飞卫星光学镜头研发、临床医用激光医疗仪器等领域取得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在材料科学领域,在青藏高原铁路路基、信息显示、能源转换材料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等。
三是推动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我们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特色工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新组建了5个学院和能源研究院。提前谋划、超前部署适应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明确新增专业应优先发展工科专业和应用文科专业。与台湾的大学、企业共建软件外包服务与人才培养基地,有力地促进了两岸教育、科技、文化界的交流与合作。
实现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整体设计和系统推进。要尽快打破原有体制机制的束缚,改变人才、学科和科研“分散、封闭、低效”的状况,在管理体制、人事制度、评价机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形成合力,促进协同创新要素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进一步释放人才、资源、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福建师范大学校长 黄汉升)
农业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
作为新时期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与管理者,我深刻感受到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迫切性。只有持续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才能解决好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农业科研单位由于研究条件差、待遇低,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是缺乏,这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我认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品资所),是农业部直属的非营利性国家级科研机构,收集保存了国内外热带作物种质资源2万多份,建立了4个国家和农业部种质圃,以及总容量10万份的热带作物种子和离体保存库。自2003年以来,品资所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50项,总经费达1.21亿元,获批专利19项,制定和修订国家及农业行业标准4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83项次,显著提升了热带作物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促进了产业建立和升级。
取得这一系列成绩得益于品资所有一个勇于奉献、协作创新、脚踏实地的团队,有一个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有一批源于生产实践、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课题。我们打造了一支“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热带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建成了从事热带作物(含热带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创新利用、热带能源作物(木薯)、热带果树(芒果)、热带蔬菜花卉(西瓜和辣椒、热带兰)、热带畜牧(黑山羊)研究的5支具有相当规模的优势科技创新小分队。实行全员聘用制,全部竞争上岗;有科学、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有一整套管理科学、规范的科研创新体系。
2013年是热科院全面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的开局之年,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将实施“十百千人才工程”,即引进和培养10名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或学科领军人物;100名左右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和能把握热带农业产业技术和学科前沿、并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的重大项目负责人;1000名左右具有竞争力的科技骨干。我们将抓住这一机遇,吸引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农业专家到所里工作,通过培养联合攻关团队,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方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所长 陈业渊)
科技产业园要做好服务支撑
占地面积近100亩,26栋花园式标准厂房,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企业入驻率达98%以上……天地软件园成立8年来,年产值从3亿元增长至60亿元,年税收从250万元增长至2.2亿元,2013年园区总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税收将超3亿元,吸纳就业人数10000多人,先后迈入上海市市级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行列。经常有人问我,这样的快速发展,靠的是什么?我想,作为科技孵化园区,更要坚持做好多层次服务体系的支撑,助推企业走好创新与转型发展之路。
高科技企业是高效益、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天地软件园里大多是轻资产企业,贷款非常难。我们就创新科技与金融结合模式,大力引进信用担保、风险投资、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包括创业投资、担保体系和创投引导基金等在内的覆盖企业成长全过程、多层次的科技金融体系。成立于2011年的上海方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针对全球手机市场,开发高品质的游戏产品,2012年作为园区的重点孵化对象入驻园区孵化器。随着企业的发展,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园区孵化器帮助企业寻找融资门路,在园区的牵头下,最终该公司拿到了1000万元的风险投资,这笔资金的注入立时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这之后,根据公司项目的特点,园区又帮助其申请了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2013年,该公司产值超5000万元。
“服务是园区核心竞争力”。作为上海市普陀区重点打造的高科技产业基地,我给天地软件园的定位非常明确,不做“二房东”,做好服务者。几年来,我们重点打造了四个方面的服务平台,包括构筑金融支撑平台、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等,效果明显。
整合技术服务,园区建设了总投资1100万元的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动漫游戏企业提供集群渲染、动作捕捉、后期制作等,运行几年来,已经为长三角地区200多家动漫游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帮助他们提升作品制作效率、提高作品制作精度,同时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研发制作成本。目前园区正积极筹建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力争为网络游戏、手机动漫、移动支付和移动音视频等数字内容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上海天地软件园总裁 梁专建)
(来源:《光明日报》2013年07月03日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