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是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高等学校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重要结合点的特殊作用,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主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严格考核,促进高校切实把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纳入哲学社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课程教学计划,把“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统一作为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的支撑数据和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基本指标。
二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在线开放课程。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一批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办好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筹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和投资机构联盟。
三要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和若干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将以慕课为代表的开放课程作为课堂教学重要补充。加强“互联网+”新形态教材体系建设,建设互联网时代的跨媒体、多维表达和针对性学习的教材体系。
四要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强化课堂教学纪律。加快建立国家、省、高校三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多维度立体化网络体系。启动新入职教师三年培训计划,支持20万名专业课教师参加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探索实施专业课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制度,建立流动、退出机制。
五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建立国家宏观调控、省级整体统筹、高校自主自律的专业设置管理机制。建设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体系,健全本科专业建设预测预警机制,开发教育教学改革公共服务和专业建设预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国家级综合改革示范专业,引导高校设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改善民生急需的专业。
六要完善科教结合产学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支持基础学科专业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深入实施系列卓越计划和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通过高校与实务部门、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发展,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发展需要紧密对接。(来源:《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26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