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纺大师生热切关注,学校连续推出三期“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会上的报告”。为落实学校党委全面学习贯彻总书记报告及十九大精神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学校党委宣传部向学校专家约稿,解读十九大,推出【聚焦十九大专家谈】系列稿件。今天推出教务处副处长陶学文评论文章“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供学习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主动适应新时代的新变化,把握新时代的新要求;全面学习、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教育思想,用新思想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教育部长陈宝生认为应该提倡这样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我;教师是学生学习激情的点燃者,教师是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传授者,教师是学生攀登知识高峰的引导者,教师是学生破解知识难题和人生困惑的点拨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十八大以来,学校适应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服务产业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顶层设计。构建了以学科专业“双向嵌入”、课程结构“三类贯通”、实践教学“四方协同”、质量监控“五评保障”、教师能力“一元为本”为核心的“2345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突出了“重品格、牢基础、强实践、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新时期,我们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深入推进“一学院一品牌,一专业一特色,一学生一方案”的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入推进“质量工程”,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党中央立足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深刻命题,既是科教兴国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才强国的应然要求,亦是立德树人的本真要义。十八大以来,学校以培养“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根本目标,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为抓手,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内涵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新时期,我们要继续深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以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重点,抓好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项目,并发挥其辐射示范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紧密围绕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发展,扎实推进“湖北省拔尖人才培育计划”和“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育计划”试点项目,增强人才培养的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鼓励各专业探索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支持开设各类校级“人才培养试点班”,实现人才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和专业人才更充分就业。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期望,是当前和今后我们肩负的伟大时代使命和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习近平教育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条件等建设,重视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以及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加强专业综合改革。按照“专业嵌入产业链,产业哺育专业群”的路径,以专业认证要求为引领,整合教学资源,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交叉与融合,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二是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在学科建设框架下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实施优质课程资源建设计划,加强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开放探究型课程、微课程建设,丰富课程资源。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各专业和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各院部探索校内跨学科、跨专业联合培养人才,不断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