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观点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张文学:立德树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通讯员:张文学来源:主题办 阅读:发布时间:2020-01-25审稿:admin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阐述了我国教育在新时代要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作为青年学生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性环节,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更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不断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普及高等教育的要求,让高等教育持续哺育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初心是教育报国,使命就是立德树人。因此,高校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着力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与水平,形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助力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在当前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是我国各级各类各层次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不同级别不同种类不同层次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立德树人”显得尤为重要和更为关键。顾名思义,立德,就是坚持以德育为先,以教育来引导人树立良好的品德;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教育来塑造人、发展人,培育时代需要的新人。它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它体现了教育的规律,即把握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特点和特定阶段认知世界的规律,科学塑造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基础与保障,而树人则是立德的目标、方向与结果。新时代高校教育要立足立德树人,就是自觉地站在人民的立场和角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青年学生立事关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德”——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影响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公德”,立关乎个人成长成才的“私德”;树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人、树担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立德树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包含则着四重内涵: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培养什么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即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基本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育人”主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成了“办学”及“育人”体系;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与客体”——“人的因素”,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及其对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以人的思想和行动为工作对象,帮助“工作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工作;四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载体”或“路径”——怎样培养人,即高校如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路径来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就对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理念、途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前进方向上要始终坚持“四个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个服务”准确把握了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建设目标,指明了高校立德树人之“德”的价值标准,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涵及内容。

2.对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理念上要始终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将社会对人才的共性要求与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求同存异,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前提下,能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充分发展其专业、职业技能、个性素养等方面的能力。

3.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方法层面要切实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事而化”是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好学生思想的“总开关”,摸准学生思想的脉搏,与学生同频共振,积极正面及时回应学生思想关切与期待,指导帮助学生释疑解惑,从思想上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因时而进”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跟新时代的发展前进方向,牢牢把握住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紧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好时机,因时制宜、应时而动、顺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时代、工作、环境情势的演进变化,适应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新常态,开拓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发展。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现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但各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其融入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和如火如荼的高校教育事业建设中,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1.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辐射“育人全景大视野”

当前,各高校应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刻领会教育报国初心,明确立德树人使命,把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但高校立德树人的使命并不仅限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

坚持全员育人就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全校各方积极参与的“大思政”工作格局,调动校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形成一个涵盖学校、家庭、社会全员参与的“大思政”工作体系。坚持全过程育人就是要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贯穿到大学生成人成长成才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坚持全方位育人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延展至培养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的均衡发展中,拓展育人空间维度,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全覆盖育人工作。

2.树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十大育人”体系,共振“育人环绕立体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坚持把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目标指向,着力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一体化育人体系,高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设计学科、教学、教材、管理等体系,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整合高校育人资源,使高校所有部门、环节、岗位紧紧围绕育人联动发力,形成高校育人一体化大格局。

3.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个思政”建设,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高校要牢记“四个服务”,聚焦聚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和不充分、创新性不足、时代感不强、吸引力下降、感染力有待提升、队伍专业化和综合待遇有待提高、阵地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整体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等问题,对症下药。统筹推进“五个思政”建设,激活学生、教师、课程、学科、环境等育人关键要素,从“三个课堂、一个保证”抓好“五个思政”建设,即课程思政、学科思政是第一课堂、学生思政是第二课堂、环境思政是第三课堂,教师思政是关键保证,立体化、一体化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学生思政”立心铸魂。高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思政”,在价值引领、思想教育和素质拓展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推进思想价值引领工程,实施德育工程、“大实践”教育、青马工程、文明修身工程,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开展以学生党建为龙头的“思想领航行动”,以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为核心的“文化厚植行动”,以学生学业提升为核心的“学分创优行动”,开展第二课堂、文体等“素质拓展行动”,通过建好二级心理工作站,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等开展“温情关怀行动”,落实“学生思政”。

“教师思政”育人育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高校应不遗余力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政策体系,必须树立“教书育人是教师第一责任”的意识,强化教师思想引领和责任担当,弘扬优秀的师德师风,提高立德树人的工作水准。通过加强思想教育队伍建设,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一系列“队伍提升行动”,配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严格工作队伍的管理、培训与考核,按“四有”的标准加强“教师思政”。

“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优化课程设置,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以制定改革创新课程规划促进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学科思政”做优做强。落实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标准,营造马克思主义学科思政氛围,凝练“学科方向”,确立学科发展目标,汇聚“学科队伍”,形成团队发展潜力,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思政课程增效工程,系统开展“学科思政”建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

“环境思政”润物无声。实施先进文化涵养工程,强化以“立德树人”为基础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实施阵地平台巩固工程,开展以学生学习、生活、网络以及活动为主阵地的阵地巩固行动,拓展“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进一步加强网络思想阵地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和“两微一端”的建设,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力“环境思政”,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网络环境、校风教风研风学风环境,激发学生感情共鸣,达到环境育人效果。

总之,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优先发展的要求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质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关切和实践遵循。全体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政治原则,以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为首要条件,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内涵,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为重要动力,以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努力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打造“十大育人”体系,推进“五个思政”建设,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编辑:郑婷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