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显示,201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从消费特征看,总体呈现出“品质更优、种类更全、价格更稳、体验更真、年味更浓”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我国消费市场强大的内生驱动力,也让人们对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10部门推出的《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有了更多期待。
该方案出台正值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汽车、家电等“大件”类消费品需求不振的关键时期,方案重点从抓“大头”、补“短板”、促“升级”、推“新品”、优“供给”以及活“政策”等六个方面提出了稳消费、促消费的24条政策措施,对于刺激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拉动国内市场需求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高于GDP增速2.4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6.2%,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来源。在消费结构方面,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3年的31.2%下降到2018年的28.4%,表明我国消费市场正逐步从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向满足更高质量生活品质的方向升级。
“促进消费24条”方案实施的政策重点,一是要通过“稳消费”政策来托住商品消费的“大头”。比如在汽车消费领域,加速老旧汽车更新换代、给予新能源汽车购车优惠,取消大皮卡车进城限制等措施,进一步挖掘汽车消费市场的消费潜力,满足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在家电消费领域,支持农村转移人口适龄化的住房消费需求,尤其是加快人口净流入城市租赁房市场建设,通过完善托幼和养老设施,让进城务工人员有尊严、有保障地享受城市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使他们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更长久地融入城镇生活,有效拉动当地消费需求;二是要疏通城乡消费联动的循环系统。包括进一步顺畅农产品进城销售通道,发挥电子商务信息化平台优势,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培育基地到城市大型农贸市场,再到社区零售终端畅通的产、供、销衔接体系,并建立大数据信息追踪系统,引导生产端的合理种植与配送,减少库存与周转环节,有效降低农产品销售成本;进一步扩大城镇消费品向农村市场渗透力度,通过加快农村互联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村电子商务使用普及率等措施激活偏远地区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上消费的热情,使城乡居民都能够实现“家门口”消费和“一键式”消费,不断深挖我国广袤市场的消费潜力。三是进一步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质量的需求。首先要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尤其是一些享有悠久历史美誉度的老字号品牌,应该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尤其要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从区域市场加快推向全国市场;其次,积极培育和引导高收入人群的新品消费意识。不断激活国内市场对绿色智能家电以及5G信息化产品的消费热情,尤其要利用好抖音、微信公众号、快播等新型自媒体网络平台在获取消费者流量接口方面的信息优势,调动广大消费者对高品质“新品”的购买需求;再次,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加快消费场景设施建设。特别是集购物、消费、娱乐于一体的商业步行街、游乐城、度假村等大型悠闲消费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消费者在“吃、喝、游、玩”等方面的满意体验度。四是加强消费市场硬件和软件体系建设,不断优化消费市场环境。在硬件建设方面要补齐消费基础设施领域的短板,比如加快补齐道路、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建设短板;其次,在软件建设方面,强化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完善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人民政协报》2019-02-14期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