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人工智能赋能时尚设计,传媒学子斩获殊荣

通讯员:代欣妍、邹宜恬来源:传媒学院 阅读:发布时间:2025-07-17审稿:熊蕾

7月9日,第九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人工智能+纹饰及时尚周边设计’课赛结合邀请赛”在浙江理工大学圆满落幕,传媒学院代欣妍、邹宜恬两位同学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设计能力,从众多参赛高校学子中脱颖而出,双双荣获全国决赛二等奖,代欣妍作为青年学生设计代表,受邀赴杭州阿里巴巴全球总部参与D20全球设计院长峰会并登台领奖,充分展现了传媒学院在数智时尚设计及AI赋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

本届大赛以“纹生·万物”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设计,助力新质生产力”,旨在推动纹饰设计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赛事创新采用“以赛促教”模式,通过企业命题、限时创作,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决赛现场,代欣妍、邹宜恬沉着应战,将扎实功底与AI工具高效融合,其作品创意与技术表现力获得评委一致认可。

代欣妍以《天象·四时》系列方巾惊艳亮相:灵感源于唐代帝王冕服十二章纹,巧妙重构“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东方宇宙观。她将日月星辰与四季山形动态关联,通过色彩形态变化,在方寸间凝练“天道循环,山河为证”的东方哲思,将古老礼制符号转化为可佩戴的“自然时序图谱”。

邹宜恬的作品《衔青》则呈现宋韵美学新境:以“仙鹤衔春,青枝寄福”为叙事,将宋式缠枝纹与祥瑞仙鹤诗意交织。水墨卷草为骨、青竹嫩芽为脉,双鹤动静相生,配以天青、秘色、黛蓝渐变晕染,结合数码渐变与丝网印金工艺,在丝光缎面上完美诠释“雨过天青”的东方色韵,诠释永恒春日的自然共生之趣,赋予非遗美学现代生命力。

科技赋能设计,智慧点亮创意。赛后,代欣妍分享道:“生活是创意之源,而AI工具是打开创意之门的钥匙,帮助我将自然灵感快速转化为时尚设计。”邹宜恬感悟到:“设计从来不是被技术替代的对象,而是因技术拓展无限可能。AIGC不仅提升效率,更革新思维——未来的设计师,需兼具美学敏锐与技术理解力,用AI讲述独特设计语言才是核心竞争力。”两名同学纷纷表示,比赛是全新的挑战,企业命题限时创作让我们更贴近市场;佳绩背后,是传媒学院熊奇伟老师和熊菊老师的辛勤付出,他们融合前沿设计理念与AI应用技术,为我们提供精准指导与专业支持,是团队创新的坚实后盾,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科技与设计融合魅力。

编辑:赵诗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