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探索数字技术赋能革命精神传承的创新路径,7月3日,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学院“智绘红图实践团”开展红色文化调研活动。实践团先后走访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王近山、陈锡联将军故居及亮剑体验馆,通过实地考察、史料采集与数字化记录,推进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作为“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县蕴藏着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本次活动依托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学科优势,聚焦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采集与智能化呈现。实践团利用人工智能、虚幻引擎技术赋能红安县红色文化宣传,通过数字化手段深入挖掘、系统整理将军事迹,并利用3D建模技术,让红色基因焕发新时代光彩。



在王近山将军故居,实践团成员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及实物展陈,深入了解将军从参军报国到屡建战功的革命历程。团队成员与当地居民交流时获悉,将军13岁便投身革命,其英勇事迹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随后,实践团参访亮剑体验馆,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深入学习以王近山将军为原型创作的“亮剑精神”。


下午,实践团前往李先念故居纪念园,通过专题讲解与影像资料,回顾了李先念同志从红安少年成长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奋斗历程。实践团队成员们对李主席的“三不要求”—回乡时不设荤宴、不煮米饭、不备酒水的朴素作风深表敬意。在陈锡联将军纪念馆,团队重点学习了解了夜袭阳明堡战役等历史事件,并在将军故居乡村与当地群众访谈,记录当地群众对将军的深切缅怀。
调研过程中,团队结合专业技术,探讨了数字地图、虚拟现实等技术在红色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实践团队指导老师易凡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技术手段突破传统展陈的时空限制,使红色文化从静态展示转向动态共情,增强青年群体的历史认同感。”
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红色文化数智化”项目,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深度挖掘革命历史资源,构建沉浸式红色教育平台,让红色基因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