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外国语学院第96期经纬译学论坛在云端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王华树教授作题为"GenAI时代大语言模型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学术讲座。外国语学院教师及全体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共同聆听了这场学术盛宴。讲座由MTI教育中心主任、“人工智能赋能翻译技术”教学团队负责人刘珊主持。

王华树从五个维度展开深入阐述:首先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脉络,继而分析了GenAI技术的影响与发展趋势,重点探讨了该技术为翻译领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现场演示了翻译赋能智能体的构建方法,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在讲座中,王教授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层级用户提示词对译文质量的差异化影响,生动阐释了人机交互模式的演进特征。他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译者亟需掌握新型工具的使用方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翻译学习者不仅要深耕专业领域,更要拓宽跨学科视野。”王教授特别指出。
在技术应用环节,王教授向师生们推荐了多款实用AI工具,并演示了人工智能翻译工具和智能体的操作流程。互动交流环节,针对师生提出的“人工智能时代新兴职业发展方向”及“翻译硕士核心能力培养”等问题,王教授强调:“翻译硕士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必须提升AI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本次学术活动为外国语学院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前沿技术学习机会,对提升师生翻译技术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学院将持续推进翻译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