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解决学生在学术探索过程中的疑惑,3月31日下午,伯明翰学院在尚美楼T201教室举办了《皇清职贡图》研究讲座暨院长答疑课。本次活动由院长李万军教授答疑,学院教师与对历史文化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其中,现场氛围热烈有序,此次活动由Paul James主持。


讲座伊始,李万军以宏阔的历史视角,简要介绍了《皇清职贡图》的创作背景。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为彰显国威、记录各民族风貌,下令各地总督、巡抚绘制辖区内不同民族及与清王朝有来往国家民族的衣冠形貌。历时多年,经过各地官员进呈草图、宫廷画师精心绘制,最终完成这部巨作。

互动答疑环节,李万军针对学生提问,就不同版本对研究的影响作出专业解答。他表示,该文献虽存在绘本、写本、刻本(包括乾隆殿本、嘉庆增补重刻本等)多个版本,且图像、文字略有差异,但核心内容均忠实记录了清代各民族风貌及对外关系,不影响学术研究的严谨性。
会议上,李万军特别指出《皇清职贡图》兼具三重价值:历史维度上,是研究清代民族关系与疆域治理的一手资料;文化层面上,完整保存了服饰、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成就方面,其精湛的工笔技艺代表了清代宫廷绘画高峰。同时,他分享了其研究团队在各民族服饰3D建模方面的成果,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清朝朝贡历史文化的研究,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许多学生表示,通过院长深入浅出的讲解,他们对《皇清职贡图》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也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