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媒介环境中,如何发掘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其媒介化表达是传媒学子应重点关注的话题。10月23日下午,面向传媒学院全体本科生的武汉纺织大学第277期本科生学术论坛暨传媒学院第16期本科生论坛-“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媒介化表达”主题论坛于7号教学楼T101圆满举行,此次论坛由广播电视学系主任刘建秋副教授、闫霞副教授出席并作点评,充斥着思维碰撞的火花,展现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魅力以及优秀传媒学子对该主题的独特见解与研究成果。
论坛在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场白中拉开帷幕,传递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迫切呼声。随后,来自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五位同学就此主题进行了分享汇报,她们根据各自的独特视角与深入研究向同学们分享了她们对这一主题思考与探索的成果。来自不同项目团队的五位同学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进行了10分钟的成果汇报,并由专家老师进行点评,主讲人独特生动的分享与专家老师专业深入的点评使得此次论坛充满了思维的碰撞,唤起了大家对传统文化媒介化表达的热情与关注。
广播电视学12101班的刘英同学在《融媒体视域下湖北非遗的传播及创新》中借助当代新媒体技术,创新非遗文化传播方式,为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广播电视学12201班的刘志欣同学在《符号学视角下影视取景地旅游短视频的创作》中谈及了自己深入浙江横店影视城实践的经历,并分享了如何以多样化的符号语言进行优质短视频的创作,同时从多方面剖析了短视频创作的方式方法。
广播电视学12201班的李云霞同学在《智领未来—神农架超级IP数字化创新引领者》中推动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当今发展热点,结合本专业优势进行媒体融合开发创作,促进了神农架传统文化的媒介化表达并进行了传统IP的转型升级。
广播电视学12201班的孔雪颖同学在《匠心木韵,光影雕琢:〈枯木又逢春〉纪录片创作实践分享》中详细介绍了纪录片的各项准备与制作流程,从媒介出发对传统文化进行涉略了解,又以纪录片的形式让传统文化回归媒介化表达,展现了传统手艺人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并以此种形式促进了传统文化与媒介的融合发展。
广播电视学12201班的陈茜同学在《古韵新生非遗南剧的推广实践》中,挖掘了潜在的非遗文化并进行推广,让非遗南剧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促进了非遗文化在现代媒介社会的多元化表达与传承,为促进非遗文化的媒介化表达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专家老师点评环节,两位专家老师根据五位同学各自汇报的成果,对她们独特的见解与思考给予了肯定与赞扬,并针对项目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意见与建议。专家老师的点评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还进一步激发了大家深入探索传统文化媒介化表达的潜力。
在论坛接近尾声时,广播电视学系主任刘建秋副教授强调了深化传统文化媒介化表达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敢于去想去做,勇敢迈出“第一步”,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路径。
此次学术论坛不仅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更激发了我院学生对传统文化媒介化表达的兴趣和思考。愿通过对传统文化媒介化表达的挖掘与探索以及优秀项目成果的分享和交流,培养更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传媒型人才,以交促传,以流促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