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艾景奖“组委会获悉,我校伯明翰学院环境设计系学生多件作品在本次赛事中脱颖而出。其中2017级胡心宇同学作品《清迈-湄卡渠生态修复改造》荣获银奖,张珈珩同学作品《生态湿地展示保护区》荣获优秀奖。
艾景奖(IDEA-KING)是在全球各地风景园林设计爱好者共同发起,由世界人居环境科学研究院领衔设立和打造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创意设计专业展会和专业大奖,旨在奖励对景观设计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设计师及设计机构,同时打造一个源于东方,面向世界的综合性交流平台。本届大赛把“ 景观引领健康生活”定为竞赛主题,旨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健康生活,回归自然的层面,从生态链的环节入手,提升人类社会整体免疫力。

部分学生作品展示:


(作品奖_银奖“清迈-湄卡渠生态修复改造” 设计者:胡心宇 指导老师:Sunantana Nuanla-or)
位于清迈的Mahidol Road和Hai Ya Road交接地带,贫民窟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对水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长此以往会对加剧下游的河渠污染,继而影响到整条河。场地的位置十分重要,去往清迈的游客都会经过这里,所以不应该让游客看到一个环境很糟糕的清迈。
场地位于清迈古城的周围,是一个相对关注度比较高的区域。此外,场地内还有古城墙遗址,也需要保护,以及周围地铁站和未来社区的建设,而贫民窟的存在似乎不太和谐。
在河渠的修复方面,主要采用了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补给和收集雨水来加大河渠的水流量,从而可以带走一些大尺寸的垃圾。 将水净化后还可以循环利用,当做喷泉和景观用水。第二种,稳定塘技术,它是结合了多种方式,用自身存在的微生物,而形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提升渠道生态系统稳定性。第三种,在河渠内种植植物和安放鹅卵石是为了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避免河渠工程渠化。



(作品奖_优秀奖“生态湿地展示保护区” 设计者:张珈珩 指导老师:Sunantana Nuanla-or)
清迈位于泰国北部,它以其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近年来受到了众多游客的青睐,大量游客前来感受悠闲的城镇生活,并参加虔诚的寺庙崇拜。场地位于清迈古城墙附近,该遗址位于古老的运河中,但河道被棚户区非法占用,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中,使河水水质非常差旅游者们无法靠近河。
因此设计的目标是恢复河流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并为野生动物创造栖息地。该场地中有一个土城墙,为了更好地保护城墙不受损坏,在城墙周围设置了一个保护区,以防止暴雨造成的侵蚀,同时保护区可以用作鸟类栖息地。
棚户区的住户将集中搬至居民区中,而公园的解放能够成为社区居民的资源、社会旅游资源、玩耍游憩的重要场所。将河流打造成为一个湿地公园,并具有、生态、休闲、教育的功能,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同时将治理过程展现给孩子们,引导教育他们保护河流,爱护自然环境。
首先将污染物进行疏导,集中收集污水,利用物理控制的方式设置污水处理池,用过滤法控制污染物,采用土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的方式改善场地生态环境,并运用生态浮岛控制方式,挺水植物组成水上生态系统,成为河水净化的有效手段,后续保护通过水功能综合优化与流域空间管理工作来维持。
长远来看,项目恢复自然河流的生态系统使河流焕然一新,为社区居民和游客带来了一个宜人的自然公园,并使更多的人喜欢它。水上博物馆将向儿童展示净化河流水质和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过程,并体验有趣的海滨活动。增强当地居民对河流保护的认识和自豪感。给这座城市带来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