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涵,计算机学院于10月19日开展“铸牢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全体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参加。

班会伊始,主持人围绕“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概念解读,结合“四个与共”的核心定义,向同学们阐释“五个认同”的深刻意义,并通过丝绸之路、抗日战争、脱贫攻坚等历史与现代案例,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脉络,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各民族同心同行的奋斗历程。同时,主持人还结合新时代特征,强调大学生作为“强国一代”,需将民族复兴与文化自信相结合,主动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在“为何要铸牢”的讨论环节,通过每班代表发言,从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防范分裂思想的关键,也是推动民族地区产业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自身而言,这不仅能拓宽多元文化视野、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更能帮助自己明确人生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大局。
实践路径分享环节,主持人与同学们讨论提出了贴合计算机类和人工智能专业的行动方向:在编程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等专业课学习中,可以思考技术如何助力民族地区发展。课外实践方面,号召大家积极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围绕民族地区非遗保护、智慧乡村建设等主题开展调研,未来可通过“援疆援藏计划”“乡村教师专项”等项目,用专业知识服务民族地区。此外,班会还倡导同学们在网络空间主动作为,通过社交平台分享民族团结故事,例如制作“我身边的民族伙伴”系列短视频,以青年声音传播正能量。
通过此次主题班会的开展,学院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会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学习与生活,用专业能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