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赓续先烈红色血脉 赋能红色文化发展 ——杨洪林教授参加郧西纪念红25军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90周年座谈会

通讯员:徐辉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阅读:发布时间:2025-09-26审稿:袁卫华

近日,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隆重召开纪念红25军长征胜利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座谈会,深切缅怀革命先辈浴血奋战、救国救民的丰功伟绩,以赓续红色血脉,推动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学校原人文社科学院院长、二级教授杨洪林应邀参加会议,并以《红二十五军建立鄂豫陕根据地的革命实践及历史首创》为题作了重要发言。

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档案馆,十堰市委常委、宣传部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书记王兵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光锐主持会议。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之女、昆明市政府原副市长林爽爽,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徐海东之孙、香港恒发集团执行总裁徐锋,红七十四师师长陈先瑞之女、火箭军总院医师陈然等诸多红军后代,以及多位党史军史专家出席了座谈会。

杨洪林教授全面、系统、深入地考察了这段学界关注度不够的红色文化史,并在会上发言。第一,他从历史逻辑的角度,考溯了红二十五军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客观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条件与军党委的科学抉择。第二,他从实践逻辑的视角,阐述了红二十五军在创建根据地时,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创造性革命实践。第三,他从理论逻辑的高度,侧重阐释了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特别是在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中,与其他红军长征队伍相比,所具有的历史首创性、战略选择的极端重要性,对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贡献,以及郧西和鄂豫陕根据地广大人民的牺牲与奉献等等。他充分肯定了郧西县各级领导、人民群众在传承、创建红色文化中取得的可喜成就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拼搏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同时,杨洪林还深情地回顾了14年前,自己应时任县委书记的叶战平之邀,致力于“郧西天河七夕文化”的理论研究、文化创意与传播。参与了一部央视 “天河七夕文化”电视宣传片的拍摄;主讲了两场学术报告;撰写发表了三篇学术研究论文;写了四首诗的经历。赞美了郧西干部群众在贯彻“两个结合”,赋能“七夕”传统文化,创新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民俗文化遗产知名品牌的壮举;赋诗“老北街吟”,赞颂“郧西老北街”的旧街修葺与高水平文化创新:“明清风雅,盛世锦上添花;”“牛女惊讶,郧西远胜仙家”。

杨洪林的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热烈欢迎,频频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与会人员还考察了红二十五军创建革命根据地时的旧址,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疆场,徐海东大将负伤养病的简陋住所等,受到一场生动鲜活的红色文化教育和洗礼。

编辑:程鹏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