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纺织学院纺织类、智能穿戴专业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暨院长答疑课在国际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纺织学院副院长夏治刚(主持工作)、学生工作负责人赵亮、新生辅导员及全体2025级纺织类、智能穿戴专业新生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赵亮主持。

夏治刚首先欢迎大家来到纺大,选择了纺织专业,祝贺2025级纺织类、智能穿戴专业全体新生成为“灿若星辰的纺织人”。他以《认识纺织·学用纺织·成就未来》为题,从宏观产业变革与个人成长规划两个维度,为新生带来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大学第一课”。他指出,现代纺织已远远超越传统认知,正朝着智能无人化、科技集约型和制品高端化方向飞速发展。他结合轻化工程专业特点,系统阐述了纺织学科在数智印染、绿色材料、高端制品等领域的前沿动态,强调“纺织不仅是技术,更是融合人工智能、材料科学和设计美学的系统工程”。

围绕“何谓大学生?”“如何成为PHD?”两个关键问题,夏院长寄语新生要树立远大志向,做到“大人学、大量学、大师学”——即培养大格局、积累大知识、追寻大师境界。他鼓励新生在大学阶段持之以恒、艰苦奋斗、勇于突破,真正成为具备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和行业担当的新时代纺织人。
互动答疑环节,同学们从专业学习、科研参与、就业前景等方面踊跃提问,夏院长与系部教师一一细致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见面会不仅增强了新生对纺织学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为他们规划大学生活、确立人生目标指明了方向。同学们纷纷表示,将牢记师长期许,不负青春、不负时代,努力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纺织人才。
9月19日,纺织学院2025级轻化工程专业新生入学教育暨院长答疑课于崇实楼F-T101成功举办。本次答疑课由副院长姜会钰教授主讲,围绕专业认知、课程体系、发展方向、就业前景等核心内容,为新生带来一场系统而深入的专业启蒙。

姜会钰首先阐释了轻化工程的专业内涵,指出其作为“以化学与材料学为基础,聚焦天然资源高效转化与功能性产品研发”的工科专业,在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等民生关联产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他强调,轻化工程不仅是技术性学科,更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实现资源高值利用的重要桥梁。姜会钰从“轻资源、化技术、强应用”三大定位出发,系统梳理了专业发展方向,重点介绍了“化学基础、专业核心、方向选修、实践应用”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列举了纺织染整、皮革日化、造纸、环保检测、科研院所等多类就业单位与岗位,明确轻化工程毕业生在“绿色制造”“功能材料研发”等国家战略需求中的广阔前景。他指出,随着“双碳”战略推进与消费升级,轻化工程正朝着绿色化、功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并非“夕阳专业”,而是充满机遇的新工科领域。
答疑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姜院长一一解答。他鼓励新生主动规划大学生涯,夯实化学基础,积极投身实践,早日成长为具备创新能力和绿色视野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本次答疑课不仅增强了新生对轻化工程专业的认同感,也为大家未来的学业发展与职业规划指明了方向。同学们纷纷表示,见面会内容充实、“解渴”管用,更加坚定了对专业学习和未来前景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