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不再沉迷网络,生活作息规律了,人也开朗了,我们全家都很高兴。这个变化,离不开赵老师的帮助!”近日,武汉纺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赵宝富接到了中学生小亮(化名)家长的电话。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13年里,这是赵宝富最愿意听到的消息。

赵宝富。
2012年7月,赵宝富踏上了心理健康教育岗位,成为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在咨询室,他深夜陪伴抑郁少年重拾生命信心;在危机干预现场,他为濒临崩溃的家庭点燃希望;在六百余场的科普讲座中,他将晦涩的心理学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故事;在那条24小时不“打烊”的心理危机热线中,他累计守候4万多小时,点亮了无数绝望时刻的生命花火。
“我记得有个学生宁宁(化名),当年几乎失去活下去的信心。”赵宝富说,经过他多次疏导,宁宁不仅顺利毕业,而且成家生子,在老家做起了买卖。不久前,她回校参加校友聚会,还专门找赵老师表达感谢。
赵宝富不仅在校内承担大量心理咨询工作和校外危机干预工作,更积极参与教育部心理援助热线、教育厅心理健康专家服务队热线,为有需要的人们送去心灵慰藉。在“长江之星”沉船救援现场,他冲锋在前,为幸存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军运会期间,他们的团队为“小水杉”志愿者构筑心理缓冲带;当误入传销组织的女孩发出求救信号,他从专业角度协助制定解救方案;在社区心理工作坊,赵宝富手把手教老人识别认知衰退信号。

赵宝富。
今年暑假,中学生小亮整天泡在网上,白天睡觉晚上玩,家长急得嘴上都起了泡。赵宝富知道后,跟小亮全家一起制定“家庭公约”,逐步减少小亮上网时间,调整孩子作息。赵宝富发现小亮喜欢动手操作,就推荐他参加社区的公益实践活动,引导他在现实中找到兴趣点和成就感。就这样,在他耐心帮助下,小亮终于戒掉“网瘾”,全家人又露出了笑容。
十三年的坚守,赵宝富办公桌上的咨询记录本厚厚几大摞,记录着五千多个心灵故事;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写满个案追踪笔记。在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2025年第一批“湖北好人”名单中,赵宝富入选“敬业奉献”类“湖北好人”。
长江日报:http://www.app.dawuhanapp.com/p/46849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