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湖北日报〗湖北教授21年21次进藏拍摄雪域高原 600小时素材锻造成全国金牌课程

通讯员:郑婷 尹应芬来源:传媒学院 阅读:发布时间:2025-08-21审稿:admin

IMG_20250506_115302.jpg

牛学介绍西藏传统匠人铁火淬炼的拍摄瞬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包东喜摄

21年21次进藏,拍摄雪域瑰丽人文风貌,感受民族大家庭和谐温情,累计近600天的课程录制素材,把最西藏的素材融入课堂,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教授牛学将《摄影基础》打造成国家金牌课程,《藏源山南》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8月2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对刚刚从西藏返鄂的牛学进行了采访。

与“七一勋章”获得者一家走成“亲戚”

20250721卓嘎与牛学合影.JPG

7月21日,牛学与“老朋友”卓嘎在她玉麦乡夏牧场的家里合影。

日拉山巍峨雄壮,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就在其环抱之中。

背着摄影包,牛学带几名学生赴西藏进行毕业创作。

“老朋友来了!”7月20日,牛学再次见到了扎根雪域边陲的格桑花卓嘎,她远远地笑着打招呼。

这是他们的第三次见面,大家彼此熟悉,早已跨过了语言和口音的障碍。

1964年至1996年的34年间,玉麦乡仅有卓嘎家一户人家。他们以放牧为生,守护着祖国上千平方公里的国土。

2018年卓嘎和女儿在做酥油、奶渣。.jpg

2018年7月,牛学第一次到卓嘎家,拍摄到了卓嘎与小女儿一起做酥油、奶渣的镜头。

2018年7月,第一次见面。牛学拍摄到卓嘎和美美央宗妹穿梭在黄色的鲜花丛里巡山、在夏季牧场小木屋里做酥油等照片。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卓嘎颁授“七一勋章”。

随后,在玉麦乡,他跟踪拍摄卓嘎、央宗姐妹日常巡边,将“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坚守定格成教学案例,让学生们在摄影中感受到民族大团结的思政教育。

“卓嘎突然捡起一块石头,娴熟地放在乌尔多(投石器)的网兜里,挥舞起乌尔朵,奋力将石头甩向河对岸,动作潇洒极了。原来是她家的牦牛跑到对岸去了,她要把牦牛赶回来。我幸运地抓住了这个瞬间。”牛学对着一张2023年夏天在西藏拍摄的图片给学生们讲述,“你们看,她双脚一前一后,膝盖略微弯曲,使足了力气打出石块,弱小的身躯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2023年7月,牛学拍摄卓嘎挤奶的镜头。.jpg

2023年7月,牛学第二次来到卓嘎家拍摄卓嘎生活图景。

拎着桶在门口挤奶、用酥油分离机做酥油和奶渣……2023年夏天,牛学再次来到卓嘎家的牧场,她做着同样的工作。卓嘎还记得他,只是她不会汉语,交流主要通过大女儿和大女婿来翻译。

今年7月,牛学第三次见到卓嘎。卓嘎邀请牛学喝酥油茶,用简单的藏语交流,她对牛学的照相机镜头很熟悉了。

“哈……”牛学注意到,她时不时打哈欠,比去年明显老了许多,牙齿基本都掉光了。大女儿协助母亲做酥油,大女婿抱着一岁多的儿子哄他睡觉,屋梁上挂着20元一串的奶渣。这些生活日常,纷纷收入了牛学的镜头里。

绝望时刻,藏族同胞温情守候

牛学徒步翻越麦克马洪线附近的山脉,蹚过三条冰河,在青草浪尖定格扎日神山的莹莹雪色,在洛扎大峡谷捕捉冷与暖的绝美风景,在雅砻河谷凝结西藏农耕文明的起源……

“呼哧……呼哧……”2018年7月21日,为了拍摄取景,他独自攀上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极目所至,白雪皑皑的绵延山脉,一片寂静。

02.jpg

云山雾罩,寒雨淅沥。他手冻僵了,身体感觉发紧,腿也不听使唤。

“不好!”牛学不祥的预兆顿现。他赶紧从冰雪覆盖的高山一步一拐,冒着凄凄寒雨,忍受失温、饥饿、高原反应,凭着生命的本能,牛学用7个小时回到安全区域,小心地踏雪缓降到雪线以下的4000米。

“当时,我精神高度紧张,担心天黑前会被冻死。”牛学回忆说,总算踩到松软的地面,见到了等待在一处石屋的藏族向导白玛江村,看见藏族同胞还在静静守候,他顿时如电击一般,温暖全身——白玛江村在冷雨中耐心地等待了他7小时!

01.jpg

白玛江村见到牛学,赶忙扶他到石头上休息。随即,他到附近砍了一些灌木和杜鹃花的枝叶,往上浇油点燃,然后用便携式手动鼓风机不停地摇……

燃烧的火苗温暖了石屋。好不容易烧热的一小壶水,让牛学喝在嘴里、暖遍全身。

IMG_20250506_114714.jpg

牛学戴上少数民族帽子,讲述在西藏购买帽子的故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包东喜摄

牛学噙着泪水,脑海闪烁着帧帧画面——与雪域高原工作生活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回族、土家族、汉族等同胞照片,交流交往交融的点点滴滴,如一湾清泉,从雪域高原静静流淌,跨越千山万壑,奔赴浩浩汤汤的长江,直至万里之外的汪洋碧海。

21年里,这次是他进藏感受距离生命边缘最近的一次,也是感受各族民族团结大家庭最温暖的一次。

让摄影课堂流淌生命温度

0.jpg

2021年2月份,牛学在海拔5000多米冰面拍摄到藏族牧民迁转场。

在扎日神山的悬崖边露宿,他顾不上被雪水打湿的睡袋,架起三脚架开始拍摄云雾缭绕的美景;

来不及洗去从中印边境鲜有人烟的雪山丛林跋涉的疲惫,行至颇章雍措时,他仍不忘停下脚步,对着镜头向学生示范湖景全景拍摄技法;

一连好几年,在冬季最寒冷的时候,他都守候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冰湖上跟踪记录藏族牧民的转场迁徙……

他主讲的《摄影基础》课程,从2018年获教育部首批“线上金课”到如今获“混合式金课”,这门跨越717所高校、滋养83.03万名学子的课程,为新时代美育注入源头活水。

00.jpg

2024年7月,牛学在洛扎县白马林措湖畔留影。

湖北日报: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4432709/3978859/0?w=1755777063882&uik=EUzs5Cft&share_plat=wechat&sec=d3a86ff4&contentType=5&historyback=1

编辑:郑婷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