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前夕,38个“一带一路”国家主题馆联手推出的全球特色优质产品面向武汉市民展示,这些原产地直采的国际年味尖货齐聚阳逻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2025年各项重点任务之首。“国际年货节”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跨国界、跨文化交流合作日渐深入的特点。
从“打年货”到“世界大集市”,传统节日迎来新演绎。中国春节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节日之一,其蕴含的文化价值早已超越了国界,特别在我国首个“非遗版”春节到来之际,国际年货节更让今年的“打年货”习俗赋予了特别的意义。不同于以往单一国家或地区的年货市场,现在,居民可以在家门口挑选来自世界各地琳琅满目的商品,从巴基斯坦的松子、香料,到土耳其的地毯、陶瓷,从巴西的咖啡、坚果,到乌拉圭的牛肉、皮革制品,从马来西亚的榴梿、蜡染布料,到俄罗斯的伏特加、黑面包和哈萨克斯坦的绿茶、刺绣等都闻名遐迩,并且每一件商品都可以从海关报关单中追溯到生产源头,让老百姓消费得明明白白、放心安心。这些异国风情的年货,都承载着各自国家的历史和故事,无不反映出原产地人民的生活智慧与艺术创造力,它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武汉,使得国际年货节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全球盛宴”。而“一站式”的购物方式,在为市民提供更加多样化选择的同时,通过跨国界的文化交融与碰撞,使人们在“买买买”中体验到不同文化的非凡吸引力。
从“买全球”到“卖全球”,双向奔赴联通中外商贸。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举办规模盛大的国际性活动,无疑为提振武汉乃至湖北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将近2万平方米的国际性展馆,每天将迎来数万人次的消费者,熙熙攘攘的人流不仅带来了旺盛的消费需求,还能带动周边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年货节这一平台,各国商家可以直接联通中国,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进而调整产品策略,深耕中国市场。其中,中部首个吉尔吉斯斯坦国家馆在华中贸易区授牌,该国大使馆参赞参加仪式,不仅带来了当地的蜂蜜,还亮出了著名诗人李白出生地碎叶城这张名片,拉近了与打年货百姓的距离。而湖北本土企业也可以“借船出海”,积极对接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对长江新区而言,这不仅是提升自身知名度的良好契机,更是一次吸引外资、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对促进阳逻港优势转化,发展特色枢纽经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将港口“打造中西部最佳出海口”的殷切嘱托,努力建成武汉市扩大对外开放新地标有积极推动作用。
从“个体化”到“命运共同体”,多元文化共绘新篇章。中国春节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深厚的历史积淀,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中国年”成为全球华人乃至非华人社区共庆的佳节。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20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的形式庆祝农历新年。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紧密。长江新区联合多个国家举办国际年货节,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近距离感受彼此的传统与习俗,彰显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兼容并蓄。大家可以自由交流、愉快购物,不用担心语言不通,更多的是各国民众之间的了解、信任和友谊,这不仅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彩展示,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缩影。我们以自信而开放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以及武汉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同时传递出积极友好的合作信号。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类似这样的国际交流活动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同时也将中华民族传承和追求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各国人民在共享节日喜悦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的智慧与价值。
荆楚网:http://m.cnhubei.com/dhgd/p/18833897.html?share_token=e59063c5-95ed-4f6b-bb1a-67f18ab7c6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