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近日,2025年武汉 “新春第一会” ——全市科技创新大会隆重召开。大会部署了2025年全市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发布了《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建成。会场内外,汇聚科技力量,点燃创新斗志。一些在汉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纷纷就大会精神展开热议。武汉科技报就此展开采访,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努力在湖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
“很荣幸受邀参加此次大会,本次大会很多在汉高校代表被安排在主席台和第一排就座,让大家倍感振奋,这很好地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高校创新力量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尊重,以及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近日,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冯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发布的2024年武汉市十大科技创新产品,在开创性、前沿性、科学性等方面很有代表性,较好地展示了过去一年武汉科技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令人自豪;大会传达的精神让人印象深刻,也感受到武汉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的决心、信心。
“这次大会我最关心的是武汉纺织大学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拥有院士和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行业性背景的在汉高校,如何在推进武汉科技创新上有所作为,作出自己的贡献。”冯军表示, 大会下发了《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提出要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夯实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基础。
他表示,武汉纺织大学建有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重点研究基地和一批新型校地校企研发机构。未来,学校将根据大会精神,进一步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巩固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成效,依托这些国家级科研平台,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主动服务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和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助力武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中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以武汉纺织大学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巩固扩大纺织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等学科优势,结合湖北和武汉的产业需求,进一步布局新型高性能纤维材料、生命健康、光电子信息等相关学科专业,开展相关科研项目研究和人才培养。
二是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依托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其他国家科研平台,发挥院士等高水平人才集聚效应,联合企业共建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出更多大项目、大成果、大奖项。
三是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学校科研项目与企业精准对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建设,用好武汉纺织大学与江夏区共建的湖北省先进纤维材料技术创新平台,推进武汉纺织大学更多科技成果在汉转化。
四是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纺织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在服务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优势产业上有更大的作为。
武汉科技报:http://kj.kexing100.com/html/2025-02/17/content_1149_182617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