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理科化现象并非今天才出现,但却是眼下制约工程教育发展的一大桎梏。
理科强调对机理的探索,最看重如何破解理论科学问题;工科强调技术应用,最看重能否与产业密切结合。
工科理科化最明显的表现是,教师用理论科学的方法解决工程问题,重视论文发表,忽视实践创新,导致学生的就业能力很难满足企业需求,教师自身所做的高水平研究也无法在企业落地。从前,教师在织布机上教织布,如今却变成在黑板上教纺纱,更有甚者,不敢去碰触工业生产线上的设备。
工科理科化不仅存在于本科、研究生阶段,而且渗透到高职、中小学教育。
高职有工科理科化的影子。高职教师的操作技能达不到社会期待的水平,一些高职俨然变成本科的缩小版。
中小学教育也有理科化的味道。基础教育把中小学生都圈在教室里上课,学习书本上的死知识,而忽略了课外活动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神的塑造,使得他们从小缺少工程师精神。
工科理科化的出现有很多原因。一是高校、科研院所的唯论文导向,尤其是在职称评审中重论文轻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二是工科教师队伍的理科化,教师是在封闭的实验室中培养出来的,与产业需求交叉融合不足;三是学生的实践环节变少,高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增多,但投入生产实践的经费却没有相应增加,出于生产、管理的考虑,企业也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四是工科教师研究的项目理科化,这些项目很少来源于企业产学研,导致人才培养理科化;五是参与教材编写的教师中,有实践经验、产业创新能力的比例少,教材上所描述的设备也远远落后于实际生产中的设备。
破解工科理科化,首先师资要来自一线。要让工科教师大量深入企业,从一线中挖掘产业“卡脖子”难题。对此,我深有体会,我曾经到企业推广自己研发的技术,但企业对实验室做出来的技术并不感兴趣,而是更在意行业中最关注的某个难题。沿着行业难题找答案,促使本人研究成果最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破除师资理科化是关键,因为师资决定学生,很多高校明知路径正确,却难以推动实施。制约其改革的症结在于,“破五唯”仍不彻底,唯论文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工科教师仍沉浸在写论文的自娱自乐中,让他们走出实验室、走向企业困难重重。相较而言,高水平大学的工科教师人数多、授课任务相对不重,创造条件让他们拓展,更有可能打破在实验室里写论文的局面。此外,高水平大学培养的博士生也更有可能成为未来高校的师资。因此,破除工科理科化,高水平大学应该起到带头表率作用。
企业与高校为何难以融合,关键在于企业不清楚高校在做什么,高校也不了解企业的具体需求。即便高校有新技术,企业也未必有人才能够实现技术转化。目前,湖北省正在推动“科技副总”建设,这也是我曾经的建议。政府让企业提出技术需求,由政府组织统计、发布,高校中能解决相应技术需求的教师可以申请,在企业与高校都认为此人合适的情况下,这名教师就可以进入企业担任“科技副总”,省里每年还给他一部分补贴。
高校也可以制定强制性措施,可以规定新入职工科教师必须在企业待够一年,这一年不仅要保障其工资,还应在其为企业解决问题后给予额外奖励。这更有利于体现工科人服务社会的价值。
高校教师普遍重视职称,这一年的企业经历还可与职称评审挂钩,作为晋升的硬杠杆。未来,教育部若能下发相关文件规定,要求所有工科教师必须在企业待一年及以上,各高校就能更好地开展落实。
博士是未来师资的储备力量,我同样鼓励工科硕士生、博士生走进工厂。我曾有一名博士生,读书期间驻扎企业5年,他的博士论文都是在企业中完成的。纺纱锭子转速每分钟一两万转,纺纱接头时要想快速抓锭,没有掌握操作诀窍很容易受伤。过去只有熟练的纺纱工才敢操作,而这名博士却能做到。教师有想法、有方案,但无法做到长期待在工厂。研究生是帮助技术落地的更合适人选,他们随时随地参与一线工作,可以把企业的最新问题反馈给导师,反过来促进教师进步。相比会写论文的学生,企业招聘时更看中有一线实战经验的学生。
如何鼓励工科研究生下工厂?高校人才培养中应突出问题导向和评价导向。未来,高校在工科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验收时,可以增加一个考核点——任务是否来自于企业,是由哪几个企业提出的。学位论文优秀与否,应邀请企业总工来评价其研究实用性。否则,只面对理科化的博导、硕导,就有可能出现明明过了企业关,却因“裁判员”的思维局限,让研究生产生严重挫败感的情况。与此同时,高校也要摒弃企业总工不够资格作答辩专家的狭隘观念。
总而言之,只有真正把工科博导、研究生“逼”上一线,了解行业面临的问题,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打破工科理科化的僵局。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 徐卫林,本报记者温才妃采访整理)
中国科学报: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2/5/36938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