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25日讯(记者施政 通讯员郑婷)2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教授作为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参加了会见。“嫦娥五号”着陆器在月球表面展开的那一面鲜艳的“织物版”五星红旗就是由徐卫林教授团队研制完成。
“很激动,也深受鼓舞。”谈到受邀参与会见,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教授说:“感受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者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不断创新创造,勇攀科技高峰。”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国旗展示的照片。(资料图)
嫦娥五号“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标志着在中国航天历史上第一面在没有温控的严酷环境条件下的织物国旗,成功在月球上展示。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以及玉兔月球车上的国旗采用喷涂方式不同,“嫦娥五号”国旗是一面真正的旗帜,其装载在着陆器外侧,无任何温控保护措施。当整流罩脱落后,就面临着太空中的高度真空、高低温循环以及强计量紫外辐照等极端环境条件。为确保国旗在月面展示时的完美呈现,徐卫林教授团队经过了持续8年的科技攻关。
“正负150℃温差,紫外线强烈,环境极端不稳定,市面上没有一款布料能够同时满足要求。”徐卫林介绍,月面展示国旗蕴含着多项顶尖科技。以国产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为主、采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制备出高品质月面展示国旗面料;利用小分子调控技术实现了芳纶纤维的结构调控及颜色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极端紫外条件下优良的耐日晒牢度。利用该校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的“优质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超细粉体化及其高附加值的再利用技术”制备了微纳米蚕丝粉体,利用其与颜料粒子的协同作用,解决高低温循环和绝对真空条件的串色问题。最终,这面不褪色、不串色、不变形,能够抵御月表恶劣环境的高性能纺织品国旗诞生了。
徐卫林教授(左二)和团队成员曹根阳、王运利、盛丹、潘恒研讨国旗研制技术问题。(学校供图)
近年来,武汉纺织大学发挥纺织、材料等学科优势,以学科链深度对接产业链,与行业龙头企业协同攻关,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现代纺织、大纺织、超纺织”科研和应用不断拓展。徐卫林团队除了承担“嫦娥五号”月面展示国旗研制外,还承担了“天问一号”等航空航天关键任务。未来,徐卫林教授所带领的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还准备将月面展示国旗研发中取得的关键技术民用化,让航天技术普惠万家。
长江日报:http://www.cjrbapp.cjn.cn/p/231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