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湖北日报〗武纺大“智慧纺织”创新服务湖北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冯军 丘剑山来源:武汉纺织大学 阅读:发布时间:2020-08-13审稿:admin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冯军 丘剑山)近年来,武汉纺织大学大力实施科技工作“特色发展、重点突破”战略,深耕纺织专业领域,坚持走“现代纺织、大纺织、超纺织”特色发展之路,打破“纺织就是纺纱织布”的认识误区,组建“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科技平台。汇集徐卫林教授等一批拔尖领军人才,促进了“为烟囱戴口罩”等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在鄂转化,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了纺大方案和纺大智慧,走出一条科研强校之路,“织就”服务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疫情防控显身手 助力产业回暖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以“口罩”“防护服”为代表的医疗卫生纺织品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武汉纺织大学一批科研人员就熔喷棉紧缺问题“紧急集合”,为工信部提供科技决策咨询;一批专家紧急投身科研攻关,研发了新型高效防护材料、有害物质检测试纸等技术产品,具有杀菌抗病毒功能的口罩、高效阻隔病毒的防护服、居家自检自测试纸等一批技术成果实现在鄂转化;一批教师积极对接校友和企业,与恒天嘉华、稳健医疗、湖北宏宇等医疗企业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助力企业转产增产,为疫情防控提供“盔甲”“战袍”。该校校友李建全率领的稳健医疗集团,在湖北有黄冈、荆门、崇阳、嘉鱼等7个生产基地,目前正在鄂布局研发中心,在汉筹建总部,因疫情期间的卓越贡献受到国务院致函感谢。

疫情期间,我国纺织行业展现出极强的担当和韧性,大量纺织企业转产增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为199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口罩超509亿只、防护服超2.16亿件。武汉纺织大学积极把握后疫情时代国家在湖北布局“中国非织造布制品生产基地”“中国非织造材料供应基地”的契机,积极作为、深度融入,助力湖北“纺织大省”向“纺织强省”的转变。

随着材料等新兴前沿学科的崛起,以医疗卫生纺织品为代表的“现代纺织”科研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武汉纺织大学在人工心脏瓣膜、小口径人造血管、高端医用敷料、人造骨骼,到军工航天、节能环保、智能穿戴等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已具备基于纤维的基础研究、制备技术、成型技术、应用推广、产品设计等全产业的较强实力。

科技转化勇担当 推动成果回流

2009年,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教授研发的“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及其产业化”(简称“徐氏如意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纺织行业、湖北省属高校该奖项“零的突破”。但由于该技术合作研发和转化利用的主体为山东如意集团,客观上留下“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遗憾。

近年来,武汉纺织大学坚持立足湖北、服务湖北,与湖北地方政府、企业深度对接、协同发展,一大批技术成果在湖北省内企业实施转化:“普适性柔顺光洁纺纱技术及其应用”等技术成果落户襄阳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获年度湖北省十大成果转化奖和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为烟囱戴口罩”专利以1000万元估价转让应城市天润产业用布有限责任公司并投产;携手武汉裕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打造首批全国产智能化纺织工厂;与湖北当代集团合作的“战地止血用多糖纤维织物”正在进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积极协助仙桃打造“四基地两中心”的非织造布特色小镇。

此外,该校依托“接枝淀粉”相关专利技术成立的湖北顶新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深圳前海新四板挂牌上市,实现首轮融资1亿元,“环保免煮淀粉接枝共聚浆料”被评为2019年度纺织行业新技术(成果)推广项目。依托“柔性织物传感器”相关专利技术成立的武汉飞帛丝科技有限公司,获武汉市“3551”计划支持,产品在智能可穿戴、大健康领域拥有广阔前景。不久前,湖北省科技厅“联百校转千果”云推介活动武汉纺织大学专场,“厅长搭台、校长带货、专家直播”,该校推出可转化成果470余项,直播间现场推介10项科技成果,累计120人(企业)认领,预计转化金额达到1.89亿元。

湖北省技术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武汉纺织大学技术合同成交总额为9109万元(全省高校排名第9),其中省内成交额6145.68万元,表明该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较强实力。

搭建平台激活力 促进人才回归

“十年磨一剑”。2019年11月,武汉纺织大学“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论证,到会院士专家高度评价实验室的人才团队和创新实力。平台定位服务湖北省地方社会经济和纺织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在研究方向上与其他同行业国家级科研平台形成互补,为今后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徐卫林教授担纲实验室主任,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梅顺齐任实验室副主任。2019年,该科研团队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金字招牌”的吸引下,武汉纺织大学集聚了长江学者徐卫林等一批领军人才,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高水平成果,在省属高校中第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批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第一个获批中组部“千人计划”、第一批获得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目前,长期在校工作的院士、外籍院士7人,国家级人才10余人,省级各类人才150余人。在此基础上,学校深入开展“一省一示范”“一市一项目”“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百名博士进企业”等活动,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变技术服务为战略服务。

湖北宏宇医用制品有限公司是我省重点企业之一,其生产的口罩、防护服、工作服等产品,全部出口到美国、欧洲、韩国和日本等市场。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纺织之光”教师奖的武汉纺织大学张如全教授团队与该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功能性过滤非织造材料的研究。在疫情防控期间,张如全教授协助企业将出口用的口罩、防护服国外生产标准转为符合国内生产标准,有力支援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今年6月,该校从四川纺织科学研究院重点引进了王桦教授及其团队。王桦教授作为四川纺科院的总工程师、国家科技奖的获得者,是我国高性能纤维及其非织造布领域的领军人物,其“高温除尘滤袋技术”前期已经在湖北应城落地转化。目前,随王桦教授“一同来汉”的“耐高温电池隔膜技术”正在武汉市江夏区产业化推进中,预计带来20多亿元投资,同时将有效助益该地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建设。

湖北日报:http://hbrbshare.hubeidaily.net/hbshare/news/detail_index.html?contentType=5&contentId=724644&cId=0&tencentShare=1


编辑:郑婷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