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爱国奋斗谱写在教学一线
朱丽霞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爱国不是空口号,必须要付诸实践行动;奋斗不是漫无目的的行为,而是应该以祖国利益为核心;爱国奋斗是一种质地纯朴的民族情怀和奋发向上的实践理念。高校教师这个知识分子群体要把爱国奋斗精神内化于心,将其升华为人生信仰,并以实际行动来践行这种人生信仰。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第一责任,高校教师要把教学当作自己的第一战线。既要把教学与国家现实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紧跟科技文化发展前沿,回应社会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又要把教学与行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熟悉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要求,不断提升学校教育内容的品质。尤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把教学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宣讲与解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推进爱国奋斗精神“三进”工作,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人才培养的核心保障。“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高校教师要把科研论文写在工厂车间里,写在百姓社区中,写在祖国大地上,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提升国家的科研实力,把爱国奋斗精神定格在科学研究工作中。
向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院首先要信马克思、言马克思,需要思政课教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讲落实到位,及时并准确解答青年学生的现实难题和理论困惑,切实增强对爱国奋斗精神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充分体现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时效性,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湖北日报: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81203/hbrb3300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