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以“唤醒蓝染千年之美——爱蓝说”为主题的植物蓝染棉麻服饰新品发布会在武汉纺织大学举办。这是武汉首次以植物蓝染为棉麻纺织品染料的服饰发布会,也是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传统纺织印染技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发布会产品由武汉纺织大学副教授王妮带领“纺大染语”设计工作室成员设计研发,旨在“传承匠心,印染布衣”,促进纺织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创新。本次发布的52套植物蓝染棉麻服饰,设计灵感来源于荆楚文化元素,运用传统纺织印染工艺中的扎染与蓝印花布,结合“花瑶族”与苗族的挑花、拼布工艺设计而成,折射出现代服饰设计的新视角,并展示了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服装现场展示由武汉纺织大学时尚编导副教授郭海燕指导,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共同完成,同时平均年龄57岁的湖北省老年大学模特队艺术团也参与走秀表演。

发布会上湖北省老年大学模特队艺术团走秀表演(摄影丁继国)
“古人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恰似,蓝靛这抹色彩,清新脱俗,经数世而不衰,沉千年之灵韵,余独爱之。”王妮表示,蓝染是中国古代植物染色中的一种,是一种使用天然植物染材给纺织品上色的方法,同时也称为“草木染”。蓝染这种古老的印染工艺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工艺中有蜡缬、绞缬、夹缬等印染方式。

发布会上植物蓝染棉麻服饰新品走秀表演(摄影丁继国)
“蓝靛见本色,古布含清华。”蓝印花布俗称“药斑布”,是一种曾广泛流行于江南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蓝印花布具有透气散汗、保暖御寒、防虫防霉等功能,旧时广泛用于床单、被套、枕巾、头巾、包袱、围裙、门帘等。蓝印花布在很多地方都有生产,制作工艺大同小异,但也存在显著的地域色彩。湖北天门蓝印花布以强健大胆、沉着朴素、清新明快、抒情性的乡土魅力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纺大染语”设计发布的植物蓝染棉麻服饰新品之一(武汉纺织大学供图)
据介绍,“纺大染语”设计工作室创建于2015年5月,属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传统纺织印染技艺研究的分支,是由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5406王妮工作室师生共建,集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为一体的传统纺织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工作室以采用天然植物、古法染色、设计有温度的时尚衍生品为宗旨,培养热爱传统纺织印染类非遗文化的学生群体。
(光明融媒记者 夏静 通讯员 丁继国)
中新网:大学生身穿蓝染服饰走秀 展现传统工艺新魅力http://www.hb.chinanews.com/photo/2018/1102/4974.html#Title
惊艳!看中老年模特登台走秀http://dw.chinanews.com/chinanews/content.jsp?id=8666057&classify=sp&pageSize=6&language=chs
美呆!看这群老年模特与大学生同台秀服装https://m.weibo.cn/status/4301656717788915?wm=3333_2001&from=1076093010&sourcetype=weixin
湖北日报:http://zy.cnhubei.com/dongxiang/vlnnj71100
楚天都市报:http://www.ctdsb.net/html/2018/1101/hubei186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