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11月14日报道:(长江网i记者 汪书路 侯庆)近日,武汉纺织大学7名学生共同打造“童伴网”这一儿童交友服务平台,解决了家长兼顾工作和照顾小孩的老大难,也创造了给小孩寻找玩伴的机会,家长儿童“拼车”、“拼养”、“拼旅游”悄然出现。
【记者追访】(长江网记者 齐云 吴晓敏)打开“童伴网”网站,页面设计色彩艳丽,人物造型生动活泼。简单的注册后,记者便成为了童伴网中的一份子,根据填写的个人信息,在10秒钟内可以找到附近的伙伴。
一年半建成网站 灵感源自对童年友情的怀念
据了解,团队中的7位成员都是来自纺大的学生,负责学生石鹏是纺大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大四学生,平时喜欢和大家一起讨论很多有创意的点子。在偶然的一次讨论会上,一位成员提出关于搭建儿童网上交友平台“童伴网”的点子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
石鹏告诉记者,“我出生在农村,那时候伙伴很多,我们二三十个小朋友在一个大场子下面玩耍,甚至是邻村的孩子都会跑过来。如今城市里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多半宅在家中;要么就是在爷爷奶奶的的隔代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爷爷奶奶的溺爱会使孩子养成任性的习惯,孩子与同伴没有共同语言从而造成孩子的内向。”
紧接着,团队7人分工在互联网上针对儿童做调查问卷,同时他们还去各小学、幼儿园做实地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儿童都是独生子,业余时间缺少玩伴。在武汉、苏州、广州等地,他们发放的6000份调查问卷中,有85%的家长、78%的儿童及儿童企业中63%的企业表示愿意加入“童伴网”。
从板块的构架、技术的支持、商家的合作到最终网站的建成,团队7人花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筹备,致力于为儿童打造一个类似“人人网”交友的服务平台。
“拼车”“拼养”“拼旅游”走红网络
登录网站时,记者发现主要有六大板块,分为童伴咨询、童伴游戏、童伴视界、童伴之星、童伴商城和童伴活动。
特别是童伴活动中的“拼”一族非常抢眼,广受家长的欢迎。石鹏和记者聊起了两位家长“拼养”的经历。
网站里有两个注册会员是某学校的老师,其中一位周老师周六上午要上课,而另一位张老师周六下午有课,上课期间家里刚好没人照顾小孩。通过在“童伴网”注册后搜索到对方恰好能在这两个空档“拼”养照顾良方的小孩,但处于对彼此的不了解,也不敢随便联系。
石鹏知道了这一情况后和他的队员亲自找到这两位老师,帮助对方确认注册资料的真实性,在团队的努力下,两个家庭“拼养”小孩,周六上午张老师带两个小孩,下午就轮到周老师。
“拼养减少了我们的压力,这样我们就不用为孩子问题发愁了。而且,我们两个家庭的不同氛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孩子间的感情交流,让孩子体验另类成长经历……”周老师对这种做法赞赏有加。
石鹏说,虽然这种以互助的方式养育小孩的拼养方式还没有被老百姓充分接受,很多人对它的认识还不充分。但是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好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它被社会的承认度会越来越高。
后期打算开发手机模式 “摇一摇”就能找到身边伙伴
“目前我们网站的访问量达到了20多万,注册会员有3000多人,举办的各种实体活动活动有数十次,通过线上虚拟服务和线下的实体业务,网站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网站聘请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专家在网上与家长进行交流,接受网民的在线咨询。同时,团队还定期编辑电子杂志发给注册会员,让会员及时了解最新动态。
对于“童伴网”后期的规划,石鹏说道,“我打算开发手机模式,家长和小朋友只需拿着手机‘摇一摇’就能找到在你附近100米范围内的伙伴,这样让儿童的交友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前不久,该团队完成的创业项目《童伴社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童伴网”),从来自湖北省55所高校的309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赢得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 青春在沃”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网站链接:http://inews.cjn.cn/jzdc/201211/t21399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