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12月1日讯:
昨日,一场时尚产业高峰论坛、三场时装秀将东风风神2012武汉国际时装周推向高潮,沉寂多年之后,厚积薄发的武汉时尚力量正在崛起。
有惊喜 时装周不再只看京沪
虽然此前有过小规模的时装博览,但这样国际性、专业化的时装周,在武汉还是第一次。能够在家门口看到时装周,从事服装销售行业的许先生非常惊喜,他说:“以前为了了解流行趋势,我总是去北京、上海看时装周。这是第一次在武汉看时装周,效果远远超过我的预期。朱雯的设计传统又有国际范儿,很大气,太和除了传统汉味又有创新,中外名师联演风格多元,有新锐也有生活化。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这次时装周不论设计水准,还是市场前景,都让我对武汉时尚业更有信心了。”
有期待 时尚江城未完待续
两天时间里,看了六场时装发布会、一场中外名师静态设计展、还参加了一次时尚产业论坛,虽然行程满满,从事平面设计的李小姐还是觉得意犹未尽,昨晚的发布会一结束,她就四处向人打听,明年还会有时装周吗?
与李小姐有着相似感受的观众不在少数,此前只知武汉有汉派服装,对武汉的设计师、模特、创意产业,许多观众并不了解。李小姐就说道:“朱雯、张文辉的设计既有中国味又有国际感,而他们还是学院的青年教师,不仅自己会有不俗的发展,也会为武汉带来更多新生力量,武汉时装周以后肯定更有看头。”
有思索 设计师助推汉产品牌升级
提起汉派服饰,时尚界人士都有相似的反映:“十年前全国评选十大时尚品牌,七个都是汉产。此后虽然沉寂,但武汉的时尚传统非常深厚,相信能够厚积薄发。”
而作为汉产品牌的从业者,太和品牌设计总监陈慧在时装周后有着更多的思考:“多年来我们总认为武汉缺乏设计人才,从时装周就能看出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的设计实力其实不俗。只要企业给设计师更多的空间,由原有的企业投资者拍板设计,转变成投资者与设计师相互沟通,让设计师发挥应有的作用,相信汉派服装重塑辉煌指日可待。”
魅力城市 时尚不能缺席
业内 声音
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魏林,对时尚产业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建多少高楼,修多少立交桥,只是城市的硬件。一个城市要更有魅力和色彩,就不能没有时尚产业。”他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时尚消费的需求越来越丰富,正是服装乃至整个时尚产业做大做强的大好时机。
此次来汉参加东风风神2012武汉国际时装周,魏林对武汉时装、时尚产业的发展充满期待,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信息化社会,人们容易从各种渠道获得国际最新资讯,建议武汉的时尚产业要把眼界打开,不要再强调区域性的概念。发展时尚产业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在当今的环境上过分强调这些,消费者不一定会买账,不如交给市场去调节。”
秀场 薄雾
朱雯:无色胜有色
在时尚的喧嚣之中,总有这样的设计师,守着最简单的黑、白、灰,守着那一份纯净和淡然。武汉纺织大学青年设计师朱雯便是如此。上一季,朱雯的设计全部为黑白两色,这一季却全部变成了灰白色调的渐变,更加弱化了冲突与矛盾。原来,这一季的灵感来自于一场薄雾,一次在江南的旅行中,朱雯被江南水乡清晨薄雾所打动,在她看来,这里有着中国传统韵味中内秀的感觉,但也蕴含着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而这与她轮廓简洁但细节考究的风格恰好一致。
简约 秀场
太和:简约不简单
太和服饰2013春夏系列主题为“回归简约”,优雅、简洁的设计更加凸显都市女性中和、稳定的气质,色彩运用上也回到纯净的蓝色调、米黄色调和经典黑色调。但简约绝不意味着简单,镂空、透视、蕾丝等材质的运用令设计更富变化与时尚感。
“将简约进行到底”。作为太和品牌的设计总监,陈慧如此阐释这个20余年的老牌服装的品牌理念。但“加法容易,减法难”,陈慧解释道:“简单是一种从容,简洁是一种优雅,其实越简约越难做,度与点都需要挖掘掌控。”
海内外嘉宾在汉共论时尚
创意服装产业 武汉前景光明
名师 秀场
昨晚最后一场中外名师联展上,新锐前卫的设计令观众眼前一亮。皮革剪裁出古罗马斗士般的面具,将模特严实地裹住。印花legging、百褶短裤,在女装中都显出挑的元素被放入了男装。一条裙装背后看并无特别,却在身前剪裁出从腰部延伸至腿部的菱形镂空。这些设计不仅大胆,而且传递出设计师们对服装的全新理解,建筑感的廓形、利落的剪裁,无不尽显独立、神秘与自信。
本报讯(记者欧阳春艳)“我认为,武汉国际时装周的起点高于中国国际时装周,武汉国际时装周在创立之初,就与法新时尚这样的国际性机构联手,不能不说是极有远见的,我相信武汉的时尚创意产业将会有更美好的未来!”昨日,作为东风风神2012武汉国际时装周重要活动之一,武汉时尚产业高峰论坛隆重举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辉的一席发言,赢得阵阵掌声。
本次武汉时尚产业高峰论坛共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嘉宾演讲。武汉大学彭富春教授就当代服饰审美问题进行了精彩演讲;江汉区区长张俊勇发表了主题为发展时尚产业,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演讲,讲述了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正在努力打造“武汉品牌”,发展武汉时尚产业,提升武汉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辉演讲题目为“以设计为依托,整合时尚资源,加快武汉服装产业升级”,他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关于武汉发展时尚产业的一些思考;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魏林则发表了题为原创服装品牌培育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演讲。
论坛的第二部分为沙龙形式,《VOGUE服饰与美容》的编辑总监张宇担任主持人。国际著名买手顾问CHRISTOPHE BILLET,巴黎顶级showroom创始人ANALUIZA PESSOA,香港著名视觉设计师劳伦斯·许,中国时装设计师最高奖“金顶奖”获得者曾凤飞,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陶辉等专家一起对武汉时尚产业和时尚设计师经济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今年我应伦敦奥委会之邀,带着22套秀服去英国,你们知道当外国模特穿着中国华服走秀的时候,多少在场的海外华人都流泪了吗?我知道汉绣也非常有特色,我希望武汉的设计师们也能把这些传统的东西应用到设计中。”曾为范冰冰设计“龙袍”、为张静初设计“孔雀”礼服的劳伦斯·许,发言时激情四射,让人对武汉时尚产业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而国际著名买手顾问CHRISTOPHE BILLET,巴黎顶级showroom创始人ANALUIZA PESSOA也从“买方”角度阐述了对中国时尚产业的看法,他们表示:“我们在挑选服装的时候,不会看设计师是哪个国籍,而会看他有没有自己的个性。我们并不希望设计师过于直白地运用中国元素,但他的设计风格一定要能体现出这是一位中国设计师的作品。我们相信,在世界的时尚殿堂里,一定会有中国设计师、中国品牌的一席之地。”
张北永:几何加身,中性魅惑
张北永的设计恰如他的品牌Logo,三个黑点组成的二分之一个省略号,看似简单意味无穷。他自言钟爱个性鲜明的东西,而这次带来的2013春夏款强调的是执着的精神,“恰似对现实的呐喊”。在所有登场服装中,他最得意的部分是菱形镂空的运用。“那件前后深V的大汗衫,长度及地很特别,模特的腿从菱形中穿出,行走之间可以尽现人体曲线,动态比静态更生动。而且我的设计很多都是男女同款,不同气质的人可以穿出不同的味道来”。
“服装是人体的附加,正如时尚是城市的附加,人与城都有自身的气质,别处无法替代模仿。”张北永最后说:“我很期待能够将自己的风格介绍给武汉的消费者,他们有艺术感和自己的品位,这次时装周是个非常可贵的机会。”
付强:数码星空大爆炸
大片科幻感十足,模拟星空大爆炸的印花似乎是应景“2012”,付强却笑着推翻了这种联想,“我的灵感源头是很喜欢的一部纪录片,讲述的是宇宙的流程,所以具有跳跃的特点,还有我最喜欢的撞色,鲜艳度很高”。
数码印花的运用让付强的模特们看上去特立独行,付强这次参展除了带来得意之作与观众分享外,对本次时装周的组织工作感触也很深。“时尚走到2012了,应该百花齐放,不管是在时装周还是市场中,时尚人群都应该有更多选择。国外这方面体系已经很成熟了,前排坐买手与商业接轨,而国内大家正在认识这个行业。包括这次武汉国际时装周,就让人看到了政府的决心,也让我们能互相学习和交流”。
太和服装展示
邱梓豪:“玩”味设计
出生于1982年的邱梓豪,打扮得就像个大男孩,而他的作品中也充满了跳跃的颜色和涂鸦等充满童趣的设计元素。邱梓豪说,他对色彩最初的概念来自妈妈,“小时候,我妈妈总喜欢把我打扮得五颜六色,很好玩”。而“好玩”也成为邱梓豪做设计最重要的理念:“我常常说,Why so serious 干嘛这么严肃?现在是年轻人的世界,要以年轻人的方式去做。”
邱梓豪说,他很喜欢和朋友的小孩子一起玩,很多设计的想法都是抱着“玩”的心态做出来的。“小孩子是最直接的,看到不喜欢的东西就会说好丑!他会告诉我怎样才好看,给了我很多灵感”。和孩子一起玩蜡烛时,邱梓豪也灵机一动,把蜡烛放到衣服上来烧,流淌下的蜡泪呈现出一种别致的视觉冲击,备受肯定。在邱梓豪推出的秋冬系列中,他也从孩子画画的蜡笔中提取颜色进行重新组合,在色彩上形成了强烈对比:“小孩子总是肆无忌惮地堆砌任何颜色,他们只是很单纯的用眼睛来看颜色,不会计较颜色搭配的误差,而这种天真的感觉恰恰颠覆了秋冬的沉闷。”
揭秘 后台
最快换装30余秒
T台上仪态万千的模特们在场下是什么样子?实际上不管在台前是风情万种还是狂野霸气,一幕之隔的台后都可用一个“乱”字概括,叫喊、追逐、拉扯都是常有的事。模特们下场后边脱边穿,工作人员则不断给服装进行修整,剪刀、针线、固体胶也纷纷登场。一名后台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模特的换装时间最多只能有两分钟,而记者看到的最快换装只用了30余秒。
当名模张抒扬换太和秀的第二套服装时,一袭性感皮革短裙十分贴身,拉链很难由一个人拉上去,于是工作人员求助了场边的记者,两人通力合作为张抒扬换装,其间这位模特还在着急:“能不能再快一些,我的头发还没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