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12月11日报道:“90后创业和70后80后创业太不一样。”著名财经电视主持人马红漫在主持11月25日举办的创业大讲堂时如此开场。
“现在的大学生的确创意无限,许多创意会让我觉得眼前一亮。”东华大学团委书记、第一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得主韩哲宇也发出感慨。
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创业者正在带来不同于以往的创业新风潮。
让朱沐青感到骄傲的是,从创意到执行,“汤有为”完全从零开始,由学生自主原创成形,而非“把别人的创意再加工”。
“今天的年轻人创业,就是要创出老师都不知道的‘新’。”袁岳说,“只有创意没有用,一定要动起来。即使做一件全新的事情可能很难,可能遇到许多挫折,但这些失败最后都会套现,成为你的财富。”
除了“原创”,“公益”同样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常见关键词。武汉纺织学院的参赛作品“童伴网”就是学生原创的公益项目之一。
“童伴社区服务有限公司以‘童伴网’为平台,专注于儿童抚养、教育,我们会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为3~14岁儿童提供亲子互动、智力开发、拓展学习等服务,解决城市儿童、留守儿童缺少同伴的问题。”其中,关注留守儿童是“童伴网”的一大特点。
去年6月,石鹏和他的团队就开始寻找创业项目。在开发旅游网站、制作“回忆”视频等众多备选方案中,他们最终锁定了创办“童伴网”,解决现代社会独有的“高科技孤独症”。
目前,童伴网已经拥有3000多名注册会员,成功为3对“拼养”家庭牵起了红线。
“即便不能盈利,我们也会依托学校社团继续做下去。”石鹏说。
宁波大学带来的“农伯乐”则聚焦“大学生村官”这一国家重大人才战略工程,计划借助全国22万名大学生村官之力,收集其所在地区的农特产品信息,以自主研发的农特产品销售电子商务平台为载体,解决农特产品“卖不出去,卖不好价格”的现实问题,以帮助农民增收增产,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加快农业科技化、现代化的进程。
“公益创业也是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的好方法。”韩哲宇说,“当今社会普遍物质化,而支撑社会发展是需要理想的。公益创业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在培养创业精神的同时,培养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这远比挣钱来得更有意义,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