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长江日报〗武汉拟出台产业规划重振服饰“汉军”

通讯员:来源:长江日报 阅读:发布时间:2013-09-17审稿:

昨日,市政府、市政协就振兴汉派服饰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市长唐良智、市政协主席吴超出席会议。据悉,我市拟出台服饰产业振兴规划,并制定一揽子扶持政策。

市工商联介绍,武汉现有服饰企业1600余家,年产值逾500亿元,排名全国第6位,女装销售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爱帝、猫人、红人、太和等4个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但比起深圳等城市,汉派服饰还存在总量不大、知名品牌较少、创意设计水平总体不高等问题,每年仅有约5%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留汉发展。

猫人国际董事长游林坦言:“有些部门还戴着‘有色眼镜’看服饰产业,忽视了这个产业的高科技含量。”爱帝集团董事长胡爱娣认为,“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西班牙、瑞典、日本首富都出身服装行业。武汉纺织大学教授钟安华认为,武汉应加强服饰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推进科技成果在服饰产业中的转化。7位专家企业家建言献策,掌声响起一次又一次。

“衣食住行‘衣’为首,服饰是人的第一时尚需求,服饰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唐良智说,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改变命运。经济社会越发展,服饰产业越繁荣。武汉服饰产业依然是传统优势产业,并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服饰业“汉军”要提振信心、抱团行动、树立品牌,重振武汉服装品牌的辉煌。要突破“汉正街思维”,改变“早上看样、下午买料、晚上加工、第二天上架”的传统经营模式;要有一流的创意设计,强化品牌意识,注重商业模式创新,让汉派服饰扬名中国,走向世界。“企业要善于挤到舞台的中间和前排,边挤边学习”,要善于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做大做强,仅靠自有资金发展是“爬楼梯”,依靠资本市场是“坐电梯”。

他要求,市直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武汉服饰产业振兴规划,对服饰产业的发展模式、园区建设、配套产业链发展、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作出详细规划;出台一系列能够落地的政策措施,包括对企业创意设计、品牌营销、产品展销以及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扶持,争取在3—5年之内,让武汉服饰产业再上一个台阶,成为千亿产业。

市领导贾耀斌、黄卫国,市政协秘书长与会。

编辑:侯庆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