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彩虹、一棵树、简单的房屋、几条金鱼,画出这些图案对于四五岁的普通孩子来说并不困难,但对自闭症患儿来说,却十分不易。丽兰杯·武汉晚报未来大师赛“最美童画”日前收到了这样一批特殊的参赛作品,它们是在武汉纺织大学蓝灯志愿团学习绘画的一群自闭症孩子的课堂作业。
绘画:燃起家长的希望
上周六上午9点半,记者来到武汉纺织大学艺术楼的东北406教室,十几位来自艺术学院的大学生们早就等候在此,为一群自闭症患儿上课,他们都是学校蓝灯志愿团的志愿者。不一会儿,家住光谷的陈木德(化名)由奶奶带着来到教室,小家伙径直走到第一排坐下,奶奶把一盒彩色笔放在课桌上。陈木德是北京奥运那年出生的,奶奶告诉记者,孩子三岁时出现沟通问题,家人跟他说话,他不爱搭理,送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发育迟缓,是自闭症患儿。
木德的奶奶长叹一口气说,得知孩子生病,妈妈丢下孩子一走了之。“我儿子现在早出晚归打工,孩子主要靠我和老伴照顾。每天下午,我老伴都骑电瓶车从光谷送木德去徐东的一家教育机构上康复课。每天的康复课学费就是100多元,我已经卖了一套房子了。”听说绘画、音乐这样的艺术疗法对治疗自闭症有好处,她每周六上午都会带着孩子来蓝灯志愿团上课,已经坚持了三年。“感觉孩子的进步明显,一开始他特别爱动,坐不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现在孩子能坐下来画画了,也能和我们有简单的语言沟通。
绘画:开启一扇交流的窗户
艺术与设计学院辅导员孙杰老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他也是蓝灯志愿团的带队老师之一。“对于孩子们报名参加‘最美童画’比赛,我很支持。自闭症患者存在着社会交往障碍,他们和社会接触得非常少,‘最美童画’比赛能开启孩子和外界接触的窗户。”
绘画等艺术方式对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有无效果?孙老师说,志愿团成立四年,已经有多位自闭症孩子来这里上课,我们能看到孩子的进步。
“绘画可能引起自闭症孩子的兴趣,成为患者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爱好。”武汉市儿童医院康复科主任林俊是儿童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专家,她表示,儿童自闭症属于普遍性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和语言行为发育的迟缓和异常,有些自闭症小儿可能会对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有着常人不同的感触和反应。不过医学界对于艺术疗法对自闭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并无结论,目前艺术疗法可能作为一种治疗的补充,期望从中找到某些自闭症小儿与外界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