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湖北日报〗中俄万里茶道源于17世纪 俄边境一块砖茶换一只羊

通讯员:湖北日报来源:湖北日报 阅读:发布时间:2014-09-10审稿:

茶路贸易始于汉口

刘晓航研究认为,汉口虽然不是茶叶产地,却是茶叶的集散地,汇集羊楼洞等多地茶叶,茶路贸易始于汉口。

布衣参事陈勇是研究大汉口近代史的专家,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他向万里茶道博物馆(筹建)捐赠的《俄文津梁》一书,引起关注。该书系上世纪20年代的俄文教材,其封面刊载了“中俄茶路桥梁”地图。

记者看到,在这幅地图上,整个茶叶之路被画成了一座长长的桥梁示意图。桥上行人络绎不绝,可以看到中俄商人和骆驼队伍。长桥的起点为汉口,接下来依次标注了这座“茶路桥梁”所经过地方,尽头处指向莫斯科方向。

陈勇说,图中“茶路桥梁”以汉口为起点,并同时用俄文、中文标注,彰显了其作为近代中俄万里茶道的重要地位。

茶叶是俄罗斯人念念不忘的舌尖味道

机缘凑巧,昨日的启程仪式上,还迎来了10余名俄罗斯客人。他们是来自俄联邦莫尔多瓦国立大学的大学生和教师,正在汉口探源茶路起点。领队人是武汉纺织大学刘慧副教授,她于去年受聘于莫尔多瓦国立大学教中文。

刘慧说,20世纪初万里茶道衰落后,中俄茶叶贸易几乎中断,目前俄罗斯普遍饮用斯里兰卡红茶,味道不及中国茶叶。

师生们参观了原汉口俄租界和赤壁赵李桥砖茶厂等地,十分兴奋,大家希望,赤壁的砖茶能够再度进入俄罗斯。该校建筑系教授沃华说,俄罗斯名画《喝午茶的商人之妻》中,女主人手里捧着的就是中国茶。俄罗斯翻译小伙子巴沙说,他在中国留学七年,每次回家前祖母都要叮嘱他带茶叶,茶几乎成了老人家念念难忘的味道了。

茶路贸易始于汉口

刘晓航研究认为,汉口虽然不是茶叶产地,却是茶叶的集散地,汇集羊楼洞等多地茶叶,茶路贸易始于汉口。

布衣参事陈勇是研究大汉口近代史的专家,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他向万里茶道博物馆(筹建)捐赠的《俄文津梁》一书,引起关注。该书系上世纪20年代的俄文教材,其封面刊载了“中俄茶路桥梁”地图。

记者看到,在这幅地图上,整个茶叶之路被画成了一座长长的桥梁示意图。桥上行人络绎不绝,可以看到中俄商人和骆驼队伍。长桥的起点为汉口,接下来依次标注了这座“茶路桥梁”所经过地方,尽头处指向莫斯科方向。

陈勇说,图中“茶路桥梁”以汉口为起点,并同时用俄文、中文标注,彰显了其作为近代中俄万里茶道的重要地位。

茶叶是俄罗斯人念念不忘的舌尖味道

机缘凑巧,昨日的启程仪式上,还迎来了10余名俄罗斯客人。他们是来自俄联邦莫尔多瓦国立大学的大学生和教师,正在汉口探源茶路起点。领队人是武汉纺织大学刘慧副教授,她于去年受聘于莫尔多瓦国立大学教中文。

刘慧说,20世纪初万里茶道衰落后,中俄茶叶贸易几乎中断,目前俄罗斯普遍饮用斯里兰卡红茶,味道不及中国茶叶。

师生们参观了原汉口俄租界和赤壁赵李桥砖茶厂等地,十分兴奋,大家希望,赤壁的砖茶能够再度进入俄罗斯。该校建筑系教授沃华说,俄罗斯名画《喝午茶的商人之妻》中,女主人手里捧着的就是中国茶。俄罗斯翻译小伙子巴沙说,他在中国留学七年,每次回家前祖母都要叮嘱他带茶叶,茶几乎成了老人家念念难忘的味道了。

背景

万里茶道的兴衰

中俄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横跨亚欧大陆的国际商贸通道,起源于17世纪,全长1.3万公里。

对居住于高寒高纬度地区的肉食民族而言,茶叶能分解脂肪,又可消除燥热。到18世纪,中国砖茶在俄国乃至整个欧洲,培养了固定而庞大的消费群,尤其是西伯利亚以肉奶为食的游牧民族,到了“宁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在俄边境城市恰克图,一块砖茶可以换一只羊。

至20世纪初,中国茶叶垄断了世界茶叶市场的86%,汉口输出的茶叶占国内茶叶出口总量的60%。当时,汉口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集散地,有“东方茶港”美誉。

1905年,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建成通车,由汉口输俄茶叶线路发生改变,这条热闹了两个多世纪的万里茶道日渐衰落,至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成为历史陈迹。

编辑:侯庆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