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楚天都市报〗广州释放“绝育雄蚊”灭蚊 我省5年前曾有相关研究

通讯员:楚天都市报来源:楚天都市报 阅读:发布时间:2015-06-16审稿:

近日一则“广州释放50万绝育雄蚊抗登革热”的信息网上热传。据报道:这些雄蚊不咬人,并打有“绝育疫苗”,通过大量释放,可稀释种群密度。夏季到来,市民又烦心被蚊虫叮咬,一些网友提出,这么好的灭蚊技术能否推广?

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求证“绝育蚊子”研发专家获悉,相比蚊香、花露水等传统灭蚊手段,这种让蚊子“断子绝孙”技术虽然厉害,不过相关技术目前仍在试验阶段。而类似的尖板眼灭蚊方法,我省专家也有一些研究成果。

【连线】

研发专家揭秘蚊子绝育术

据报道,科学家在广州南沙沙仔岛投放了50万只带菌蚊子,这些蚊子体内带有沃尔巴克氏菌的雄性伊蚊,与当地雌蚊交配,所产的卵不能发育。主持这一技术的是中山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热带病虫媒控制联合研究中心奚志勇教授团队,他们将一种特殊的细菌注射到雄性蚊子体内,这种带菌蚊子就如同打了绝育针一样。

昨日,记者连线了该研发团队成员、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郑小英。郑小英介绍,这种“绝育蚊子”对人类无害,“雄蚊不咬人,咬人的雌蚊交配后体内会携带沃尔巴克氏菌,但不会传给人体。”

据介绍,研发“绝育蚊子”主要是对抗在广州地区高发的登革热病——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而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伊蚊,对登革热病毒会有抗体,通过大量释放这种雄蚊,能使蚊子种群数量大大降低,抗击登革热流行。

郑小英透露,尽管技术上已取得突破,但“绝育蚊子”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离真正投用,可能还有一段距离。“如果仅仅为了灭蚊,这种新技术并不太合适。”武汉市疾控中心表示,该市不会引入该技术灭蚊。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技术更适合在小范围内使用,大范围使用效果怎么样不好下定论,但可能对自然生态造成影响。“对人类来说蚊子虽然可恶,但它的幼虫孑孓是蛙类和许多鱼类的主要食物,让蚊子断子绝孙,可能会破坏生物链。”

【本地】

灭蚊技术也有许多尖板眼

事实上,与广东的这一新技术比,我省专家在灭蚊方面也有许多尖板眼。

首先是植物灭蚊。夜来香、薰衣草、猪笼草等驱蚊植物生态环保,但威力有限。现在,武汉市林果所园艺专家新培育出一种除虫菊,堪称“植物驱蚊小霸王”。研究所毛静博士介绍,除虫菊所含的除虫菊酯,可破坏蚊虫消化系统,达到灭虫效果,而且对人体和动物无害。据悉,这种除虫菊形如非洲菊,外型美观,即将投入市场。

其次,是给蚊子喂“毒饵”。去年9月,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向广东疫情地区紧急提供了8吨特效生物杀蚊剂,特效生物杀蚊剂有何神奇?武汉病毒所闫建平研究员介绍,生物杀蚊是粉状物,撒进水中,可诱使蚊子的幼虫食用,而药物中的特殊细菌进入蚊虫食道后,与蚊子体内分泌的消化酶反应生成毒素杀灭蚊幼虫,对人、畜、昆虫和其他水生生物无毒无害。不过,这位专家表示,蚊子幼虫常见于社区、公园等大环境里的浅滩水域,一家一户的家庭使用,效果并不明显,目前主要用于蚊虫疫情防治,和城市社区、公园推广。

还有好玩的,就是防蚊衣。记者了解到,武汉纺织大学陆必泰教授,通过将杀虫剂渗透到布料当中,研制出防蚊灭蚊布料。这种布料的原理是将杀虫剂渗透到布料当中,杀虫剂慢慢释放灭蚊,反复清洗后,杀虫剂还较好地保留,这种放入衣料中的杀虫剂和平时市民中的普通蚊香、电蚊香中的化学成分一样,对人体自身危害可忽略不计。

链接

华农5年前曾研究让绿头苍蝇绝育

据楚天都市报记者了解,我省科研工作者5年前曾研究让绿头苍蝇绝育。

相关技术研究者之一、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副教授周兴苗表示:我省科学家最早是从螨虫体内发现了沃尔巴克氏菌,后来又分别在蚜虫、绿头苍蝇等昆虫里发现了这种菌;研究发现,一些体内有这种菌的动物,交配后无法产生后代或者后代无法孵化。“我校科研人员曾研究用沃尔巴克氏菌让绿头苍蝇绝育。”而在周兴苗的实验室,他正在研究一种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昆虫——小花椿。

不过让人略感遗憾的是,这些相关研究至今还没有走出实验室。“现在对于沃尔巴克氏菌的作用原理,科学界还未完全弄清楚。”周兴苗说。而对于该技术的研究前景,周兴苗还是十分看好。他表示,相较于传统杀虫剂持效时间短、污染环境、易产生抗药性、费用昂贵等现状,该技术具有高效、持久、环保、无抗药性问题以及低成本等优势。

媒体链接: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50529/ctdsb2661685.html

编辑:侯庆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