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5-05 纺织服装周刊
当时尚遇上高科技,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见过希腊神话中唯美梦幻的海妖Siren吗?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设计与形象专业大四学生汤晓的毕业作品,给观众们展示了以希腊神话故事为灵感的创意服装作品,3D打印技术完美、立体地呈现出海妖的骨骼结构,再通过设计服帖地穿到了模特的身上,成为一件充满想象的创意“礼服”,从模特身高到腰围,每个部位都利用新技术量身订制。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系列礼服共三件,纯白外观,模特穿着在身上走动起来灵动、飘逸,视觉效果十分震撼。据汤晓介绍,先由她设计出款式图,_、武纺大3D打印材料研究所所长包海峰教授及其合作的企业团队负责建立模型和3D打印。首先对模特进行身体的三维扫描、建模,然后选择光敏树脂材料为打印材料,由4台SP-SA480型激光快速成型机耗时200多个小时打印而成,三件服装花费5万余元打印成本。
反复实验,设计与科技紧密融合创新工艺流程
问到汤晓设计的初衷,她说,“大学期间设计课程强调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设计成衣化的服装,但我想在走出学校前做一套充满创意、实验性的作品。当看到3D材料运用在服装的报道,我想尝试发挥它的优势,也是其他材料无法实现的复杂立体造型,希望做出既符合时装流行,又能一眼看出是非常规材料制作的服装作品,了解新材料在服装中的运用。”
主秀的造型,汤晓参考了国外一本名为《The Resurrectionist》的书籍,书中记载了许多神话生物的解剖图,其中包括海妖。为达到走秀时鱼尾能够灵活摆动的效果,她将主秀款修改为松动结构;第二套廓形参考游动的水母;第三套则以海浪为元素,营造海浪缠绕于海妖身上的感觉。
除了服装,还同样用3D技术打印出骨骼手镯与海螺形耳环等配饰,也充分考虑了模特佩戴可以自由活动,配饰由三个不同部件组成,关节处进行拼接。服装完成的过程中,3D打印能实现复杂的立体结构,但难题是打印的光敏树脂材料是硬质的,而人体是柔软的,需要解决硬质材料与人体维度的配合,并且穿着后能自由活动。为避免3D打印的硬质材料显得过于强硬与冷酷,在设计中采用大量曲线,与柔软的面料形成材质的对比,同时也希望借此体现出科技与传统制衣的碰撞。
与传统面料制作服装的工艺最大的不同,是汤晓和建模人员不停地调整模型,最初利用3D MAX等三维软件借鉴犀牛造型,一边建模一边修改设计手稿;另外,由于3D打印机的尺寸限制在480*480*350mm,而人体如此大面积的打印,在建模时就要考虑如何分割设计连接结构,切割点既不能影响美观,又能够让各部件组合后牢固不易松脱,并且能够达到理想的造型效果。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不断调整模型,打印成型后拆除支架、局部打磨、组装成型,并不停调整理想效果,历时4个多月。
技术突破,有望研发出适合穿着的服饰材料
材料瓶颈被业内普遍认为是限制3D打印发展的首要问题。2014年,由武汉纺织大学材料学院、纺织学院和化工学院10余位海归教授、博士组成的3D打印材料研究所成立。该项目负责人、“_”包海峰教授此前凭借独创的树脂增韧增强技术,已开发出适用于3D打印的光固化蜡和高性能光固化树脂材料,3D打印材料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此次合作也是包海峰首次将3D打印技术和材料应用在服装上。他介绍说,“3D打印技术在精细化结构快速成型、个性化定制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制作一件结构如此复杂的服装,比起传统服装制版、立体剪裁、缝制过程,3D打印机可以大大缩短制作时间。这是3D打印技术在服装设计运用中的优势。现在一些服装企业已经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辅助制版。”随着适合人类穿着的新材料的应用,自己设计服装、自己打印,对于越来越讲求个性的人们来说,肯定是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但包海峰同时介绍,“目前打印材料多是一些可溶性的金属、树脂、塑料等,成型后比较硬、无弹性,而我们穿着的服装,材质的柔韧性、柔软度则是重点,新材料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受到学校“大纺织”概念的启发,包海峰开创性地在光固化树脂里加入纺织纤维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强度和性能,打印出来的东西可以弯曲、不容易断裂,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在后期研究中,团队还首次提出可以3D编织的光敏树脂与增强体的高性能复合材料研究,促进三维编织技术在高端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有望生产出强度高、质量轻、有柔韧性、适合使用在服饰品领域的产品。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院长熊兆飞教授介绍说,“虽然3D打印与服装的结合应用已愈演愈烈,但在国内仍是鲜少先例,与国外的研究设计成果仍有较大差距。此次3D打印服装在时装设计、特体时装以及服装加工等领域进行了实验性的尝试,实现了我校服装学院与材料学院、纺织学院的优势互补。”
媒体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M3MjQ2NA==&mid=2650826758&idx=3&sn=37ce1c926063c43f068e2aeb09b9c65b&scene=23&srcid=0505a6HbmW8FCyRCwFh5tpVV#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