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传媒学院在西经楼S209室举行第2期研究生学术论坛。5名硕士研究生聚焦广告学、虚拟代言人、身体积极广告、城市数字转型以及城市品牌形象等多个前沿研究领域,依次分享了他们的研究相关文献,硕士生导师望海军主持此次学术论坛,并给予了精彩的学术点评,传媒学院部分2024级硕士研究生参加活动。

王景皓同学的研究聚焦暴力幽默广告对于儿童的影响,引用一般攻击模型(GAM)得出反复观看暴力幽默广告会提升其暴力风险,通过假设推导,提出性别对于暴力幽默广告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父母的积极调节可能会缓和儿童攻击行为。该研究揭示了暴力幽默广告对儿童的影响和父母的调节作用。

(图一为王景皓同学汇报现场)
陈家敏同学的研究围绕虚拟代言人对于消费者感知影响展开,分析虚拟代言人与人类代言人对消费者感知的差异。通过两项实证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人类代言人的态度更积极,但虚拟代言人广告的新颖性更高,能够提升品牌的创新形象。该研究揭示了虚拟代言人在实际消费中的可行性,为广告宣传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图二为陈家敏同学汇报现场)
陈超峰同学的汇报基于社交媒体中的身体积极广告的研究,探讨其对消费者的影响。通过两项实验,研究发现身体积极型广告比瘦理想型广告策略能产生更高的消费者参与度,从而打破传统瘦身理想广告框架。该研究为广告在社交媒体中的宣传策略提出了新的思路。

(图三为陈超峰同学汇报现场)
贡林凌同学的研究关注数字时代的“网红城市”,探讨其生成形态、流量效应与治理转型。研究发现,从资源禀赋和行动者网络分析网红城市生成,有助于剖析文化城市品牌建设的要素和主体作用。该研究为城市的治理转型、适应数字时代提供了理论的基础。

(图四为贡林凌同学汇报现场)
王语涵同学的研究聚焦河南城市文化品牌形象重塑创新路径研究,探讨其现存态势与创新路径,具体分析河南开封、洛阳与西安城市文化品牌塑造对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至关重要。该研究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创新路径,为河南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图五为王语涵同学汇报现场)
本次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落幕。与会师生围绕前沿议题展开了多维度的深入探讨,提问环节涌现出诸多创新观点。本次组会不仅展示了研究生们对于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指导老师在高度肯定选题价值的同时,特别强调学术研究需要深入实践研究层面,建议后续研究聚焦核心问题,强化理论框架的建构深度与实证分析。最后,指导老师特别强调学术研究需建立在扎实的文献根基之上,殷切期望同学们通过系统性文献研读实现对研究领域的全景式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