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武汉纺织大学第279期阳光论坛暨传媒学院“传播·视觉影响力”学术季第25期论坛迎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博士生导师米海鹏副教授及其博士生团队,开展《 艺术与科技融合视角下的交互设计创新实践研究》 专题讲座。传媒学院马庆副院长、沈祥胜教授、熊奇伟主任、阮筱吟主任,陈琦、刘思捷、熊菊、杨婧、郑湛、张丹等校内老师及校外师生共计近240人参与了本次学术论坛。
论坛开始,传媒学院马庆副院长引用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指出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思考,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让自然的美转化成艺术的美,这也是支撑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内核所在。鼓励参会师生以文化为源,积极进行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创新、创意和创造。
米海鹏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与新兴交互技术相结合的可能性。以《艺术与科技融合视角下的交互设计创新实践研究》为题,从“科技”、“艺术”、“文化“交互设计研究入手,将传统文化赋予技术、艺术等创新性表达,作品更能够焕发生机并活跃于年轻人视野中。其代表作品“墨甲机器人乐队”是世界上第一支中国风机器人乐队,将传统文化赋能机器人,融合多种技术,让机器人从音乐与戏剧的角度,活灵活现地进行表演和交互,也能演奏多种风格的乐章,获得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另一个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木兰》将仿生技术融入艺术设计中,巧妙结合了记忆合金的伸缩特点来控制花开花落,给观者一种静待花开的文化体验。他表示,艺术、科技、文化三者的互文关系是“ 科技予之以可能,艺术予之以感情,文化予之以认同。”
论坛第二部分由米海鹏教授博士团队成员进行主题分享。他们分别就《艺术与科技融合视角下的交互设计创新实践研究》、《数字时代的新传统艺术》、《人类与机器-新媒体艺术的隐喻》和《虚拟与现实:数字边界的拓展》为题进行了成果分享。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刘冠宏介绍了自己多件作品借助特殊材料觉和交互技术,将新材料、新技术融入到中国传统艺术中,在尊重传统艺术的一般创作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其创新表现方式,并尝试将新形态艺术品的创作流程普适化,让更多的用户能够享受创作的乐趣。她认为,数字技术对传统艺术的赋能有很多可能性,不仅是替代,而是深度融合和创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博士、北京交通大学讲师姚远博士则认为,隐喻不仅仅是口头上或文字上的,隐喻也是视觉的。装置不仅诠释了一种哲学思域的时空观,也给观者传达一种非常温暖的情绪体验。
关于“虚拟”与“现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姚智皓博士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应该善用“虚拟”来服务于“现实”,为现实生活带来积极影响。在演讲过程中,他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互动装置作品《饕餮》,并从表演预演、概念设计、三维打印、制作等多个步骤来讲述《饕餮》背后的制作流程。姚智皓博士展示了他结合书法、计算机图形学等进行了中国风三维渲染的创作实践,他开发的三维水墨笔刷不仅获得了使用者的好评也登上了blender大会的官方推荐。
在交流和讨论环节,米海鹏老师逐一耐心解答师生的提问,并鼓励参会师生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编程和技术学习。面对技术问题,不畏难,拓视野,善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就能找到自己的“中得心源”,找到独属于自己最独特的位置。
传媒学院熊奇伟老师在交流中表示,米海鹏教授团队对艺术与技术研究的学术素养与科研态度以及所取得的相关成果和鲜活的案例为参会师生如何进行艺术与科技的创作和研究带来了较强的启发和思考,对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学科发展与建设极具参考和指导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