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科及科教的交叉融合,加强合作,增强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进一步提高我院科研和教学水平,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第29期学术沙龙暨应用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年终总结会于1月7日在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崇真南楼A3029举行。会议邀请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易鸣教授和朱媛副教授,以及院内部分专家做学术报告和教研报告。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校外专家做线上报告,校内专家做线下报告,会议由张本龚副院长主持,何儒汉副院长、魏雄副院长以及数学学科的部分老师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中国地质大学的易鸣教授做题为“蛋白质结合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的报告。该报告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补体蛋白与氧化石墨烯片层的相互作用,发现补体蛋白的ghB模块主要识别高氧化率的GO(C5O1(OH)1),但是ghC模块主要识别低氧化率的GO。
朱媛副教授做了题为“网络视角下的单细胞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的报告,介绍了单细胞数据聚类的一些研究进展。为了有效的克服单细胞数据dropout问题,其团队利用网络分析方法开展了如下工作:一是通过集成聚类的方法实现聚类结果的自适应学习和调整;二是通过多视角建模实现多尺度数据的融合分析实现细胞类型的鉴定;三是尝试通过细胞-细胞网络的构建实现数据的聚类分析并识别一些过渡态细胞。
随后,万立教授针对具有多个随时间变化的时滞Hopfield神经网络的指数稳定性问题做了题为“Exponential stability of neutral-type Hopfield neural networks with multiple time-varying delays”的报告。报告指出,通过利用适当的Lyapunov-Krasovskii函数和不定式技术,可以建立指数稳定性的新的代数标准。
毛耀博士基于当前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众多、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多本科毕业生加入考研大军的现状,做了题为“基于我校大学数学、考研数学与竞赛数学现状与关系”的报告。报告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我校大学数学教与学之现状,用各种数据论述我校学生考研形势的不乐观现实;二是考研数学的总结和展望;三是数学竞赛的重要性;四是就我校大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郑仟副教授做了题为“Fractal analysis of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on gas diffusion in porous nanofibers”的报告。报告从分形理论出发,研究了粗糙表面效应对多孔纳米材料气体扩散的影响。
朱丽梅博士做了题为“Global well-posedness of strong solutions to a two-phase model with magnetic field for large oscillations in three dimensions”的报告。报告考虑了三维空间中带有磁场的二相模型的柯西问题,在对初始数据做部分小和大的振荡的假设下,其得到了强解全局适定性和它的长时间状态行为。
阮曙芬博士做了题为“Class-specific attribute weighting for multinomial naïve Bayes classifiers”的报告。报告利用统计特征权重技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针对具体类别的深度特征权重方法,对多项式朴素贝叶斯文本分类器做了相关研究。
会议最后由江健博士对2020年度数学学科在党建活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教学成果、学科竞赛等方面做了全面总结。会后老师们积极参与讨论了数学与我校其他学科交叉发展的未来方向,并对2021年学院成果更上一层楼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