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学科交叉,加强合作,增强团队之间的协作,进一步提高我院科学研究水平,在学院与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和应用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第27期学术沙龙专题报告于10月22日开讲。该专题报告由大数中心的欧贵兵教授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的张群娇教授主讲。副院长张本龚、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和大数中心的相关教师参加了报告会。
欧贵兵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我校数学学科的‘三天’”。报告包括数学学科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三部分。对于昨天,欧老师对数学学科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一些优良的传统,比如早期的组织教师对相关数学专业课程的教材及教辅的编写、上课要求脱稿、手稿要求手写,不能打印等。对于今天,欧老师着重对数学课程的课程思政内容做了细致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对于数学学科的明天,欧老师充满了期待和信心,相信数学学科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张群娇教授谈了疫情期间线上“指导毕业论文的点滴体会”。首先,提到并分析了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时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然后强调了毕业论文作为高校学生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的重要性,进而详细介绍了论文拟题、论文写作阶段、修改阶段、答辩阶段需要注意的细节。最后,分享了两位获得“校优”毕业论文学生的答辩视频。

欧贵兵简介:
欧贵兵,教授,校级教学名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6月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1998年7月硕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发表教研科研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及教辅教材近20部,主持或参加省部级、校级项目近30项,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各一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多次获得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校级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张群娇简介:
张群娇,博士,教授,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数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网络、非线性控制理论。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和青年项目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