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由传媒学院举办的“设计形态学研究暨本、研究生教育模式”论坛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召开。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邱松教授团队,牛津大学、南安普顿大学、伦敦艺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央美院、四川美院、西安美院、鲁迅美院、同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等近八十所国内外高等院校的三百余名专家及传媒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_、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邱松教授发表了《艺术形态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模式》主题演讲。他就艺术学领域造型基础中的形态学问题,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形态学发展理念,他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与教学案例,就艺术学与多领域前沿技术相结合的创新理念、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跨学科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阐释了自己的研究及成果。
来自邱松教授研究团队博士生、硕士生同学分别就《 基于“数字形态”的设计研究与应用》、《数字运动形态的生成方法与设计应用研究 》、《基于设计形态学的生物材料研究与应用 》、《 基于节肢动物的研究与设计应用 》、《植物形态的几何描述——以荒漠植物红沙根系列为例 》、《虚拟形态研究——从形态生成到形态表现》等项目,从艺术设计与前沿科技发展、艺术设计与动、植物及生物材料、艺术设计与虚拟数字技术等领域的跨界研究,多学科融合创新,介绍了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成果。传媒学院熊奇伟、熊菊等老师受邀分别对他们的研究进行了点评。大家一致认为邱松教授的教学、人才培养和研究成果在艺术设计领域具有创新价值,形成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艺术学发展新途径,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专业研究与教学实践等方面都具有学习和借鉴价值。对参加会议的教师和学生在今后自己的课程教学和学习都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传媒学院院长沈祥胜介绍说,举办本次“艺术形态学研究暨艺术专业本、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论坛,是针对当前艺术设计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艺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等问题,通过国内先进教学研究团队的实际案例,展现了艺术学领域全新的面向击来的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和实践成果。从中体现了对艺术学的课程内涵的拓展,对艺术学本体语言发展,开避了艺术学研究的新途径。通过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创新发展了艺术学研究方法。通过多学科融合方式,形成艺术学造型创新体系及艺术学本、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传媒学院举办这次学术会议也正是基于对当前艺术设计教育和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思考。在学院的教学改革中,我们采用了将艺术与科学、技术、工程相结合的统整式的教学模式改革。面对以往的以审美感悟式、形象思维式、和单一人文社科类的研究模式,提出了跨学科,多元化融合的艺术创新研究模式和研究型人才培养理念。这次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正是在这一观念指导下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成果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探讨,大家开扩了学术视野,交流了观念和方法,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教学和科研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艺术形态学研究暨本、研究生培养模式学术论坛”从上午九点开幕到下午二点结朿,近五个小时时间,三百余位教师和学生一直还是兴致盎然。网络一再提醒人数己到达腾讯会议人数上线,很多人因没能进入会场而遗憾。参加论坛的师生感触颇深,在留言中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好像是打开了一扇窗口,探索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路径。大家从中开阔了设计学发展的思路,学习到了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前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