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数计学院承办的第204期“阳光人文讲坛”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心举行,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桂岳卓越教授” 周国林教授作了“国学与中国人的信仰——谈儒学要义及其当代价值”的主题讲座,引导同学们注重专业学习的同时提升国学修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信仰。讲座由数计学院党委副书记涂耀威主持,近300多名学生参加讲座。
周国林引经据典,从“儒学在国学中的地位”、“儒学中的丰富遗产”以及“儒学的当代价值”等方面,介绍了“国学”的兴起、发展历程,解读了近20余年的国学热现象。他认为,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遵循。
周国林认为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国学,在思想文化层面的孝悌观念、仁义学说、“五伦”之则、“三纲八目”构成的内圣外王之道、忠恕廉耻等内容通过转化,有其现代价值。儒家文化也有大量的政治领域的文化遗产。周国林认为,民本是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石,德治是传统国家治理的核心理念,得人用人是实现德治的基本保证,正己修身是德治对官员的基本要求,制度变革是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他强调,中国古代天地人“三才”统一的宇宙体系、阴阳互补的和谐世界观、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气象等哲学层面的中华人文精神,也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人生智慧、陶冶思想情操、确立人生信仰。
周国林引用老一辈作家马识途在《你的信仰安在》:“人无信仰,生不如死”的话,勉励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之余,了解“国学”经典书籍,提升文化修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价值层面的内容,增强文化认同,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凝聚精神力量。
本次人文讲坛,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国学的历史与发展,更是勉励学生们在国学热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坚定文化自信。
个人简介:
周国林,男,汉族,湖北枝江人。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桂岳卓越教授”。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名誉会长、湖北省三国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近年来致力于荆楚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曾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目前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荆楚全书》编纂”总协调人、湖北省文化工程《荆楚文库》编辑部副主任。已出版《战国迄唐田租制度研究》、《文献、文献学、文献学家》等著述多部,在《历史研究》、《文献》、《史学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