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文旅部非遗司专家组来校调研“十三五”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实施情况

通讯员:陈海英来源:非遗中心 阅读:发布时间:2021-05-25审稿:叶洪光

5月22日下午,由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林海,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处长张迁,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教务处项目主管甘久航组成的文旅部非遗司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十三五”实施情况专家组来我校实地调研。湖北省文旅厅非遗处副处长黄树清,武汉市文旅局非遗处处长王建军陪同调研。专家组在中心五楼会议室召开武汉纺织大学调研汇报会。我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程碧海出席会议,科技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服装学院负责人,非遗中心研培计划项目组及研培教师和学员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处长冯军主持。

调研专家组首先参观了荆楚纺织非遗馆、国家艺术基金挑花作品展、阳新布贴研培学员作品展、非遗中心研培计划实施场地和设施。

程碧海对专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着重从学校办学特色、非遗研究平台建设以及取得的重大成果等方面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发展情况。他表示作为一所纺织高校,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履行纺织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得到专家更多的指导,在接下来的“十四五”研培工作能一如既往的得到文旅部、省文旅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专家组组长林海介绍了本次调研的背景,并就调研流程、环节和要求进行了具体说明。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汉纺织大学)主任、研培计划项目负责人叶洪光教授分别从非遗研究基础、研培工作团队、研培课程设置、实践训练方法、成果展览展示、研培学员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十三五”期间,我校先后承办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研培班共7期,276人次传承人群通过培训,涉及全国八个省市地区,涵盖汉绣、民间绣活、民间挑花、传统棉纺织技艺、夏布织造技艺、黎锦织造技艺、鲁锦织造技艺、土家族苗族服饰等20余项国家级、省级纺织类非遗项目,产出了一批具有现代生活气息、时尚创新的非遗文创产品。并通过与传承人群的交流与合作,在非遗传播和文化扶贫等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听取汇报后,专家组与非遗中心研培计划项目组研培教师、研培学员代表座谈交流,针对研培工作的教学模式、非遗传承和创新的核心问题等进行深入探讨。

此次调研既是对我校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工作的一次检查,也是一次宣传,坚定了我校对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工作信心,同时明确了“十四五”非遗研究与传承人群研培工作的方向和发展思路。我校将继续加强相关非遗研究平台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与作用,更好地推进纺织类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称“研培计划”)是《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称“非遗”)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该计划旨在为非遗传承提供高校的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支持,通过组织非遗项目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学习专业知识、研究主要技能和技术、开展多形式的交流研讨与实践,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同时,推动相关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编辑:程鹏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