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我校师德师风培训班青年教师畅谈建功立业新时代

通讯员:罗祖维 张颖来源:人事处 阅读:发布时间:2020-05-16审稿:高建勋

4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西安交通大学,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激励广大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为了领悟“西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刻内涵,5月14日下午,我校第一期青年教师师德师风专题网络培训班第二组学员围绕“青年教师如何弘扬‘西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线上讨论。27位青年教师结合自身对“西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的理解,就如何弘扬传承好“西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做“西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新一代传人各抒己见,碰撞思想火花,大家纷纷表示要立足岗位,潜心钻研,聚力攻关,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为便于管理和交流,本次培训班的6个小组分别聘请了湖北名师李建强教授,阳光特聘教授、荆楚好老师刘侃教授,阳光特聘教授包海峰教授,阳光青年拔尖人才李沐芳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常沛副教授,发展规划处陶学文博士等6位老师担任课外督学,参与学员的交流讨论,对学习成果进行点评,介绍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和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学员提供学习和业务上的指导。

我校阳光青年拔尖人才李沐芳教授作为第二小组课外督学,参与并指导了此次交流研讨。研讨会由小组长罗祖维主持。

(学员们热烈讨论)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15位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讲述他们上世纪50年代,响应党和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从黄浦江畔来到渭水之滨,扎根黄土地,开启建设西部科技高地和一流大学的故事。收到信后,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学员们围绕“西迁精神”的深刻内涵,纷纷表达各自的学习见解。化工学院何华玲表示“西迁精神”不仅是西安交大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是全国广大知识分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高尚情操的光辉写照,更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精神“先锋队”。交大人迅速响应国家号召西迁,义无反顾,满怀豪情就到了西安。这种祖国至上的精神乃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贵的精神资源。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这是他们的价值选择。这是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家国情怀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是知识分子爱国报国的朴素表达,也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文化传承。

马克思主义学院熊治东指出,“西迁精神”是老一辈教育工作者“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精神的具体彰显,是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扎根西部、奉献自我”的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尽管时代已发生了巨大改变,但“西迁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去弘扬,它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段历史,而是我们需要用心体悟并身体力行的不求回报、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奉献的精神。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应以“西迁精神”为指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舍小我换大我”。

技术研究院卢静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分享了对“西迁精神”的感悟。2009年我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候刚步入大学,对自己的定位也不是很清晰,也不知道如何发挥党员的先进精神。身边的老党员常说:我是社会主义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那时候我能做的就是把知识学好,多帮助身边的同学。2011年我进入师范学校学习,五年里让我深刻理解了教师的职责,并坚定了自己想要成为一名老师的决心,努力备课学习搞科研。2019年我成功来到武纺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勇敢的发光发热,做好教育工作和科研工作,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团结协作就是把弘扬“西迁精神”付诸实际。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让我们团结一致,勇敢前行,克服困难。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青年教师,我们应该潜心教学,努力做好科研,要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电子电气学院熊玉立表示,“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我国几代科技人员报效祖国、无私奉献的结果。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发达的中国!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活生生的体现,也是我们科研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传媒学院窦瑞晴说道,“两弹一星精神”中的前辈给我们青年教师树立了时代的榜样,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临的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他们的观念体系、认知体系尚未完成,因此大学老师不仅有教书的任务,更有育人的使命,所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学习 “两弹一星精神”,不辞劳苦、不畏艰难,向高校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规范体系和认知体系,同时有胸怀大局、艰苦奋斗的精神,立足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机械学院陈立娟结合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学习,分享了体会。她认为,作为一名中部地区的高校教师,要更明确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在本职工作中要坚定热爱教育、努力奉献教育事业。勿忘在高校里接受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坚持在工作岗位默默耕耘;不忘自己作为教育人的良心和责任,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教学方面,积极担任班主任,关爱学生,注重学生创新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积极备课,不打无准备之战。同时虚心向老教授学习授课经验,在教学的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万事开头难,青年教师在困难面前,要迎难而上,不能退缩,而且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你现在所付出的都将是今后的财富。在科研方面,努力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不断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不畏艰辛,注重团队合作,积极申请项目,勇于创新。

纺织学院罗祖维也交流了学习体会,他指出,青年教师,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基础和未来,我们肩负的使命就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嘱托,传承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心无旁骛,甘守三尺讲台;做研究,就要甘于寂寞,或是皓首穷经,或是扎根实验室。要不断增加知识积累,提高教学能力;强化科研创新意识,提升科研能力。要加强师德修养,要做到爱岗敬业、公平公正、为学生服务,要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机械学院吴紫俊认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立足于讲台,立足于教学,做好本职工作。从小事做起,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不计较回报。另外,青年教师的经历丰富,眼界较宽,指导学生的同时,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全心全意为学生,一心一意为教育。

第二小组课外督学材料学院李沐芳教授在认真听取学员的发言后,对大家的发言内容给出了具体点评,并指出,我们教师要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在实际工作中要谨言慎行,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紧接着,李沐芳老师结合社会和行业发展趋势,谈到学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勉励青年教师们要化压力为动力,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西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传承老一辈教育家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通过此次深入学习、深刻领悟、充分交流,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大力弘扬和传承“西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抓住学校“十四五”发展的新机遇,以一刻也等不得、一刻也慢不得、一刻也耽误不得的紧迫感,干事创业、奋勇争先,迎难而上、勇攀高峰,为学校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编辑:程鹏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