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国际教育学院:讲好中国故事 实践文化担当

通讯员:李靓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阅读:发布时间:2020-01-17审稿:潘文星

国际学院的业务工作丰富得让你想不到:留学生的招生、管理、服务工作,《汉语》课教学的组织实施和《中国概况》课的设计与组织实施,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贯穿一切工作中的留学生中国情怀的培养工作,中外学生交流的引领工作,中国故事国际宣讲工作。学院的工作有很多就像开车把方向盘一样,要坚持用手扶着,随时调整角度,保持定力,实时跟踪,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否则,学院的工作就会一直在低层次的问题上低水平打转转,无法攀升,更谈不上聚焦学院担负的使命和事业的进步,这些工作细致、琐碎,学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开展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创新,但很难全面总结。2019年,我们重点总结国际学院在价值观引领和文化先行,以及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

一、理清留学生培养的意义,树立光荣感和使命感

留学生培养工作中,要注重内涵建设,走提质增效的道路。培养目标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讲,一是培养知华友华亲华人士,甚至是海外知己,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主要由国际学院来实现,这是国际学院工作的生命线。 二是留学生培养的专业质量水平,主要由培养学院来完成,是培养学院工作的生命线。

相对于政府外交,国际学院的工作是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会增强光荣感和使命感,我们在平时工作中也会更加注重言行,注重自身素质。同时,充分利用学院平台,开展和扩大中外学生交流工作,促进多元文化交融,训练中国学生作为多数群体与少数族裔相处的能力,让中国学生在交往中开阔眼界,懂得包容、理解和欣赏,看到对方的优点,在交往中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增强中国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对讲好中国故事的紧迫感的认识,主动讲述中国故事的意识,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成长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同时,留学生的培养给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留学生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对学校的品牌宣传作用,都不可小觑;培养留学生的中国情结,还可以使之成为中国故事的宣讲人。

二、理清讲好故事的关键点,聚焦讲好中国故事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必须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2019年,我们在解决中国故事让来华留学生入耳入脑入心,解决让中国故事讲得好、传得开的问题上,作了一些探索。

(一)关键之一:要讲元典和基因,讲中国现当代故事

了解一个民族的思维和行为主要靠了解其文化,讲中华文化的元典,就是讲信念、习惯、价值观这些文化基因的养成之源,就是为了让来华留学生听得进,听了信。因为,文化基因是文化浸润的结果,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独特的成分,是拿不走、改不了、抹不掉的东西。

2019年,我们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一切阵地,以微课、微报告的形式开展文化宣传工作。文化的内容丰富、体系庞大,其核心是价值观,重点是讲出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是把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结起来,关键是让听者信。比如,我们重点讲的文化基因有,《礼记·大同篇》里的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治国理念,和为贵(讲信修睦)的东方智慧,并将这些文化基因与今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建设联结起来,呼应中国的大国外交。

(二)关键之二:讲好中国故事,要解决“两有”、“三无”

建设厚爱加严管的学院文化,营造留学生培养的良好氛围,欣赏培养对象,带着温度工作,把留学生对中国的情感建立起来,这是保证讲述效果的根基。

学院2019年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保证讲述效果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要做到“两有”、“三无”。“两有”:“有全球感”,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讲出中国文化里的真善美和其中饱含的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和正能量,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认同感;“有时代感”,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对接,与中国的历史方位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建设等对接。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需要精心谋划,我们在向留学生讲中国故事时,注重了“三无”:一是“无逆反感”,让留学生意识到了解这些文化是留学中国、扩大视野的重要内容;二是“无痕迹感”,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准机会,无痕切入,润物无声;三是“无距离感”,把老师讲和学生讲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把第一课堂讲和第二课堂讲结合起来。让中国学生在与留学生的互动交往中讲,让留学生跟留学生讲,让年龄相仿、离听者更近的人来讲,没有距离感。

三、紧扣党中央精神,开展中国故事讲述实践

(一)组织主题活动实地讲述。活动聚焦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聚焦留学生中国情怀的培养。我们2019年的留学生南漳行、随州行、五峰行等活动,无一不是围绕“感知中国”主题开展,或紧跟党的十九大部署的重大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或是在做民相亲的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十分注重提前谋划活动,做好思想、组织上的准备,确保活动严格按照其应有的轨迹进行,确保活动质量,决不搞成变向游玩或疑似游玩,牢记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和留学生培养目标,决不把党的事业变成儿戏。活动之后要扩大影响,让活动产出效益。2019年我们开展了三次“感知中国·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继续开展了来华留学生讲中国故事等活动,在校内外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同时引起了媒体的关注,18次登上中央和省市级媒体,还在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制作的微视频《必哲眼里的中国扶贫》获得湖北省礼赞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9网络视听作品大赛特等奖。值得骄傲的是,这一切成果决非偶然,而是积极谋划的结果,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的结果,是绵绵用力和长期沉淀的结果,具有创新性。

(二)坚守课堂阵地理论讲述。中国概况课是留学生中国情怀培养的重要阵地之一。其设计每年都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一部分是相对静态的,主要讲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从历史文化中的思想雏型讲起,将历史与现代联接起来,讲出文化自信,比如我们是个学习型民族,是个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民族(蓝天保卫战),是个强调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民族,是个有着天下观、世界观的强不称霸的民族;另一部分是动态部分,跟上时代的步伐,吸收最新的内容,讲出时代感。比如,四中全会召开后,我们安排专家给留学生讲中国发展速度与中国治理效率,讲“中国之治”背后的密码,不失时机地宣讲了四中全会上总结出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方面的13个优势,这也正是留学生感兴趣的。

(三)打造学生组织立体讲述。扩大中外学生交流的广度、密度、深度,厚植中外交流的人文基础,需要有学生的广泛参与。这一工作,我们主要依托学生社团——丝路花雨协会来落实,所有的留学生活动我们都尽量安排协会骨干参加,丝路花雨协会的同学与留学生有着广泛的交流,学院也通过这个社团打通了与其他社团的联系,将更多的中国学生吸引到留学生活动中,一起开展了许多课余文体活动,包括中国学生教留学生唱中国歌、打太极拳、排练运动会入场方阵,大家共跳一支舞、共唱一首歌、同台开展跨年演出,等等,让更多的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领悟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道理,不断提升文化格局。

2019年,我们还成立了中国故事武汉纺大国际宣讲团,宣讲团由学生记者、外国语学院学生、丝路花雨协会学生、来华留学生组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纺大特色校园文化项目为宣讲内容,让留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对外传播,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参与者和讲述人,从而实现培养一名留学生,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和若干个朋友圈,在把中国故事讲好的同时,还能传得开。同时,为了让故事讲得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还聘请了一线工作的同志担任中国故事国际讲解员。

(四)营造环境氛围直观讲述。我们继续抓好办公区域的文化建设,将承载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文字从元典中挑出来,通过书法作品等形式展示出来。让这些知识不仅讲在课堂,还要挂在墙上,营造浓郁的典型的中国文化氛围。

编辑:刘凯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